司法工作写作提纲30例(20250830)

1.健全述法工作体系 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强化组织引领,凝聚法治合力。
创新述法形式,提升工作实效。
完善“述”“考”联动,确保责任落实。
2.强化数字赋能 为行政执法监督插上信息化“翅膀”
深挖数据价值,精准洞察执法动态。
完善信息数据,夯实监督工作基础。
借助平台梳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依托数字平台,高效管理执法证件。
3.多措并举推进普法工作
多层次开展培训,持续提升法治意识。
多领域现场宣讲,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多维度媒体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多部门联动宣教,有效凝聚普法合力。
4.纵深推进法治建设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强化依法决策能力。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压实依法履职责任。
5.“三聚焦”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
聚焦党建引领不断延伸信访工作触角。
聚焦协调联动实现信访问题及时化解。
聚焦线下接访打造便民服务纾心驿站。
6.持续发力推进“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
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
打造特色普法新阵地。
扩大媒体普法覆盖面。
7.践行法治为民写好“民生答卷”
坚持法治为民,法治服务再优化。
突出权益保障,惠民举措再用力。
聚焦重点领域,治理效能再提升。
8.深化“警调对接”筑牢基层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
凝聚共识,搭建“警调对接”坚实架构。
规范流程,保障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强化保障,提升“警调对接”工作质效。
9.深化“三调”联动对接机制 织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防护网
建强联动体系,筑牢对接机制根基。
深化协同联动,释放“三调”聚合效能。
聚焦实战实效,靶向破解纠纷难题。
10.完善纠纷化解机制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建立社会矛盾防范机制。
规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实行重大纠纷联调机制。
11.用法律服务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护伞”
加大普法宣传,强化法治意识。
优化服务措施,加强协作联动。
整合专业资源,提升服务质量。
纾民困解民忧,精准帮扶救助。
12.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搭建法律服务“问诊台”。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当好法律服务“多面手”。
以法治引领为目标,厚植基层法治“新沃土”。
13.“八五”普法开新局
突出普法重点,开创基层依法治理新局面。
创新普法载体,持续增强普法教育感召力。
服务中心大局,不断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性。
14.做优法律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普法宣传有声有色,夯实基层治理“地基石”。
法律服务优质高效,彰显以人为本“大情怀”。
法治创建引领示范,共谱乡风民风“和谐曲”。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筑牢乡村振兴“稳压器”。
15.“五个强化”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
强化乡村法律援助。
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强化特殊人群管理。
16.“五个持续”扎实推进法治建设
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持续提升依法治理质效。
持续做优公共法律服务。
持续引导人民群众参与。
17.法治阵地建设引领法治文化“浸润心田”
加强法治融合,让法治宣传更有特色。
筑牢法治根基,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打造示范样板,让法治宣传更可感知。
18.“三项举措”深化法治教育
筑牢法治教育基础。
丰富法治教育形式。
建立普法联动机制。
19.“法治体检”为企业发展插上“法治羽翼”
精准“问诊”,提高服务实效性。
勤练“内功”,增强服务专业力。
“多方”联动,提升服务响应率。
20.“四化” 开启司法为民“加速度”
纠纷化解“特色化”。
纠纷化解“无讼化”。
纠纷化解“高效化”。
纠纷化解“专业化”。
21.“三个好”集中普法奏响冬季“法治最强音”
用好“四支”法治宣传教育队伍,成为百姓学法的“领路人”。
建好“阵地”激发法治文化魅力,成为百姓普法的“守护人”。
调好“纠纷”彰显法治保障作用,成为百姓用法的“贴心人”。
22.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助力乡村振兴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搭建法律服务“问诊台”。
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当好法律帮扶“多面手”。
以法治引领为目标,厚植基层法治“新沃土”。
23.“三促”举措做好法治宣传工作
法治读物促普法。
干群联动促普法。
线上发力促普法。
24.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增强为民服务实效
筑牢矛盾纠纷“防火墙”。
构建基层普法“新阵地”。
当好法律援助“服务员”。
25.突出“学、考、述”助推法治宣传教育纵深发展
突出“关键少数”带头学,实现党员干部学法普法全覆盖。
突出“实效检验”季度考,提升党员干部学法用法素养力。
突出“年终述法”硬约束,全面推进普法责任落实常态化。
26.“三个结合”做好八五普法工作
“关键少数”与“全民普法”相结合。
“动态普法”与“阵地普法”相结合。
“线上普法”与“线下普法”相结合。
27.凝聚政法力量着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健全机制解难题。
送法入企解难题。
政法联动解难题。
28.打响“法字号”品牌助力法治乡村建设
运用法治思维之“道”,让法治乡村建设行稳致远。
弘扬法治文化之“魂”,为法治乡村建设注入活力。
借助法律服务之“力”,使法治乡村建设更加高效。
29.普法宣传浸人心法治力量助发展
优化法治文化队伍,增强法治传播力。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增强法治凝聚力。
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增强法治影响力。
30.“三提升”着力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赋能增效
借力媒体打造普法“新高地”,提升学法守法用法水平。
协同下好源头解纷“妙手棋”,提升化解矛盾纠纷能力。
实化举措实现服务“最优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31.抓牢“学用述”关键环节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
学考结合,推动领导干部规范学法懂法。
问诊用法,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
年度述法,推动领导干部彰显法治担当。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