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新质生产力培育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4-08-03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新质生产力培育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了具体部署。x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叠加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载体,理应在加快壮大海洋经济、奋力打造海洋产业发展新高地上走在前、做示范,理应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走在前、做示范。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 

此处隐藏3676个字。VIP会员可见

  把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作为第一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x开发区将围绕“打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目标,积极引导项目、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向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汇聚融合,努力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升级做出更大贡献。强化企业自主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坚持把科技创新的立足点和落脚点根植于企业。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队培育的创新型企业矩阵,扶持慧智新材、联瑞新材等潜在“独角兽”企业发展壮大。助力企业提升研发能级,重点组织恒瑞医药、德源药业等一批优势企业开展重点实验室申报和重组。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对接,发挥与x海洋大学合作优势,通过“揭榜挂帅”“科技副总”等形式,为产业转型升级积蓄后劲。贯彻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聚焦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建设创新赋能平台,助力产业融合创新。围绕x科创走廊,全力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载体。积极引建公共研发平台,加强与省内外大院大所和创新主体要素耦合,建设检验检测、技术开发等基础性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成本。大力建设产业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中科院大科学装置建设,辅导华海诚科、杰瑞医疗等企业申报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提升园中园发展层次,推动国际医创园、x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平台加快建设,不断提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载体效能,着力打造一批科技产业园区。优化科技服务生态,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整合经发、科技、人才、金融、招商等资源信息,探索建立信息交流互动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的查询和交流渠道。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出台培育发展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力争年内招引培育科技型企业30家,为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夯实创新支撑,贡献科技力量。强化互动交流,促进高层次人才交流创业经验、分享创新理念、开展头脑风暴,在互动空间里找到各自合适的生态位。培育科技中介,持续招引科技型服务企业和项目入驻,借助中介机构等第三方专业力量,为科创型企业发展提供定制化服务,补齐园区科技生态短板。

  把高标准深化改革开放作为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开发区的根和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必须坚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厚植优势、在扩大开放中赢得未来。深化改革力度。切实发挥改革的重大牵引作用,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全面推行施工许可分部办理、拿地即开工等创新举措,深入推进“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综合查一次”等改革,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全力抓好自贸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通关便利化、金融服务等领域创新试点,确保新增市级及以上制度创新成果30项。扩大开放广度。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推动制造业外资项目加快落地,土耳其家居纺织制品保税加工等项目落地达效,国际汽车出口展销中心早日形成区域影响力,2024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5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加速集聚大宗商品贸易、总部经济、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积极创建省级大宗(能源)商品交易中心,深入实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4年内大宗商品贸易额达到20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0亿元。提升统筹强度。当前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外向型经济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阶段,必须突出统筹和调度作用,坚持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等一揽子改革,推动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充分发挥利用好自贸试验区等开放优势,依托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自贸联盟等平台,拓展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合作领域,真正实现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协调共进。

  把高层次招商引智作为第一资源。高质量项目和人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强调要“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x开发区长期坚持把招大引强、招内引外、招才引智作为强链补链的关键一招。精心研究,“一把手”顶格推进。坚持“一链一局、一链一图、一链一策”,不断强化专业招商力量,全面绘制产业图谱、招商地图,明确目标企业清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龙头工程”,依托“4+3+1”精准招商工作机制,落实《招商引资巩固增效行动方案》等要求,由区主要领导牵头挂帅,带头接洽重要客商,协调解决重点问题,健全招商考核机制。同时,坚持每月一半以上时间在外招商,突出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精准出击,“一张图”高效推进。针对新医药、新材料、海洋经济等产业集聚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划定精准招商区域,以关键城市为重点,设立上海、北京、深圳等7个驻点招商办事处。紧紧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梳理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左右链招商地图,挂图作战、一企一策,定向集聚一批投资力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亿元以上产业链配套项目,保持战略定力,坚决杜绝“捡到篮子都是菜”。精品服务,“一体化”专班推进。坚持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全力以赴搭平台、解难题、优环境,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流程、全要素保障。成立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服务专班,落实“每个项目一名区分管领导牵头、一个局负责、一名专员对接、所有问题在一个项目服务微信群解决”“四个一”推进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立即解决、问题清零”难题会办,不断优化新医药产业党建联盟、“自贸蓝智湾·人才服务e家”服务体系,努力让企业人才生活舒心、工作开心、事业顺心。把高能级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第一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等明确要求。我们将牢固树立“狠抓服务、大抓发展”的鲜明导向,强化服务增效能、聚焦需求解难题,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品牌。在强化支持保障上下功夫。政策支持、要素保障是评判营商环境的最直观感受。将惠企政策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持续提高政策精准度,引导行业协会、头部企业、中小企业代表等参与政策制定,既满足龙头企业发展需要,也普惠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让政策更“合身”、更“解渴”。不断加大政策推广力度,主动送政策上门,全面畅通政策落地通道,积极推行“即申即享”“免申直补”,全面消除政策“中梗阻”。必须做到亲商敬商爱商护商扶商,与企业家保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交往,光明磊落、理直气壮为企业“站台”“撑腰”,做到亲不逾规、清不疏远。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服务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优化审批服务,“清单式”梳理各类审批事项、流程,持续深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全程网办”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竣工即交付”创新举措,确保“一件事一次办”材料压缩20%以上。持续擦亮服务品牌,释放“项目服务推进群+问题清零群”“不见面”服务优势,组建“1+8”代办服务中心,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企业门口,以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想方设法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努力让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在维护企业权益上下功夫。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环境最能聚人聚财。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手段护航企业发展,让企业家投资兴业安心、顺心、有信心。推行“柔性”执法、坚持服务型执法,更大力度推进“综合查一次”“双随机、一公开”、包容审慎监管,着力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新模式;同时,坚持“刚性”维权,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健全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快速响应机制,坚决打击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更好地保护市场主体的经营自主权。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