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区委书记在乡镇(街道)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5-06-18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区委书记在乡镇(街道)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乡镇(街道)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推动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国之大者”的站位,答好责任认识“必答题” 

此处隐藏3758个字。VIP会员可见

训,提高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要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主动承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对企业的监督检查。要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的监督检查。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跟踪督促企业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依法依规进行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要鼓励企业开展质量认证,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加强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末梢联动,织牢“基层末端”防护网

  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要充实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配备必要的监管设备和设施,提高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作用,织牢织密基层食品安全防护网。开展基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针对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等“三小”场所的监管,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提升其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加强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要加强基层社区、村(居)委会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引导社区居民、村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要建立健全基层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基层食品安全突出问题。要加强与基层医疗机构、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协作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

  四、以“如履薄冰”的警觉,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

  食品安全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必须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强化风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风险防控,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

  (一)追根溯源,掐灭“源头污染”火苗

  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监管。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对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使用记录、生产过程管控等制度,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三废”、农业面源污染等的治理力度,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强化食品原材料采购管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原材料采购查验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购台账,如实记录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信息。要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原材料供应商,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和管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加强对进口食品原材料的监管,严格落实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制度,确保进口食品原材料安全可靠。

  (二)全程监管,织密“过程控制”网络

  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监管。要严格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现场核查,确保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质量管理能力。要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企业是否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生产规范组织生产,是否存在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等违法违规行为。要建立健全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对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规范食品流通环节监管。要加强对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等食品流通场所的监管,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等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要加强对冷链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加强对冷链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温度控制和消毒管理,防止冷链食品受到污染。要开展食品流通环节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餐饮服务环节监管。要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许可管理,严格审查餐饮服务单位的经营场所、设备设施、从业人员等条件,确保餐饮服务单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要加强对餐饮服务过程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加工制作、餐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情况,确保餐饮食品质量安全。要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建设,让消费者直观看到餐饮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要加强对网络餐饮服务的监管,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责任,确保网络餐饮食品质量安全。

  (三)未雨绸缪,夯实“应急处置”根基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处置措施、保障机制等内容,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加强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致病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监测,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要加强对食品安全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动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防止不实信息传播扩散。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风险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队伍,加强对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要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调配使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报告食品安全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展事故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五、以“久久为功”的韧性,凝聚责任落实“向心力”

  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食品安全的良好格局。

  (一)严考实督,树立“奖优罚劣”风向标

  加强食品安全考核工作。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对各级各部门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面考核,突出考核重点,注重考核实效。要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准确。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分析和运用,及时发现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强化食品安全督查督办。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督查督办制度,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关于食品安全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以及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任务、领导批示指示等进行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和部门进行重点督查,跟踪问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要建立督查督办台账,对督查督办事项进行全程记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严格食品安全责任追究。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因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等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绝不姑息迁就。要坚持“一案双查”,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形成强大的责任追究震慑效应。

  (二)多元共治,奏响“全民参与”大合唱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要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发挥社会各界监督作用。要鼓励和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充分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机制,为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便利条件。要及时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对社会各界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要认真调查处理,及时反馈处理结果。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行业协会要发挥自律作用,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消费者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科学消费。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食品安全技术支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强基固本,打造“专业过硬”先锋队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要充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力量,优化监管人员结构,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升监管人员的执法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建立健全监管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监管人员积极工作、勇于担当,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能力。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机构的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设备配备,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要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要加强食品安全科研工作,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同志们,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以“国之大者”的站位、“系统谋划”的思维、“真抓实干”的作风、“如履薄冰”的警觉、“久久为功”的韧性,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不断提升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