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过去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任务,持续推进我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县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刚才,相关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全面、很具体,也很有针对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 “三长制” 工作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此处隐藏1569个字。VIP会员可见
我们深入实施河长制,加强了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工作。通过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黑臭水体治理等专项行动,有效改善了河湖水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全县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达到了 *%,比上一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工程,加强了河湖岸线保护和管理,打造了一批美丽幸福河湖。比如,*河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两岸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成为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 “三长制” 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部分干部对 “三长制” 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工作落实不够到位;一些地方耕地保护压力依然较大,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还面临一些挑战,部分支流、沟渠水质还不稳定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聚焦重点,以更大力度推动 “三长制” 工作取得新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 “三长制” 工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持续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不断提升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和水平。
(一)以最严格的制度管好 “田”
1. 坚决守住耕地 “总量”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逐级分解下达,明确到具体地块,落实到责任人。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动态监测机制,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和用途变化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落实 “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 要求,确保补充耕地数量真实、质量可靠。
2. 全力提升耕地 “质量”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确保今年完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价,建立耕地质量档案,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技术,不断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加强耕地污染防治,严格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确保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
3. 严格遏制耕地 “增量”
坚决遏制耕地 “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 “非粮化”,严格落实 “六个严禁”“五个不得” 要求,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等。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执行 “一户一宅” 制度,规范宅基地审批流程,坚决杜绝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建房行为。加强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核把关,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必须依法依规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二)以更有力的举措护好 “林”
1. 扩面提质抓 “增绿”
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科学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工作,不断增加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重点抓好通道绿化、乡村绿化、矿区植被恢复等绿化工程,打造一批绿化示范带、示范村和示范矿区。加强森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绿化水平,营造优美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再提高*个百分点。
2. 聚焦产业抓 “用绿”
立足我县林业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壮大林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加强油茶低产林改造,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下种植、养殖等模式,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打造一批森林旅游精品线路和森林康养基地,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3. 强化举措抓 “护绿”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规范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坚决打击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完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有效遏制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三)以更系统的治理治好 “水”
1. 坚持区域协调,抓好水资源利用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确定用水总量和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提高生活用水效率。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强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建立健全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机制,共同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
2. 坚持水岸同治,抓好水环境治理
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严格落实工业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加大对工业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河湖岸线整治,清理整治河湖岸线乱占、乱建、乱堆、乱采等违法行为,恢复河湖岸线生态功能。
3. 坚持部门联动,抓好水生态修复
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恢复河湖生态流量,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等项目,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扩大湿地面积,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建立健全水生态监测体系,加强对水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生态环境变化情况。
四、强化保障,为 “三长制” 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一)压实工作责任
充分发挥全县各级田长办、林长办、河长办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各级田长、林长、河长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推动、亲自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要坚决扛牢属地管理责任,对本辖区内的耕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和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负总责。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将 “三长制” 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严格考核奖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二)强化要素保障
加强护林员、巡河员、网格员等基层管护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加大对 “三长制” 工作的资金投入,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加强科技支撑,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 “三长制” 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业务培训,提高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从严督查督导
进一步完善 “三长制” 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定期对各乡镇、各部门 “三长制” 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问题的专项督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强化社会监督,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 “三长制” 工作监督,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田长制、林长制、河长制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推动 “三长制” 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