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治理欠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治理欠薪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理欠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总结前期全市治理欠薪工作的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完善治理欠薪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负责同志,部分企业代表,共计400余人。刚才,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县人民政府、*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先后作了汇报发言,既分享了治理欠薪工作中的有效举措和成功经验,也指出了存在的短板和改进方向,讲得都很有见地,我都同意,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治理欠薪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此处隐藏3120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治理欠薪工作水平。一是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企业与职工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2025年,全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二是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拖欠工资的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等列入失信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限制其在市场准入、招投标、融资信贷、评优评先等方面的资格。2025年,要实现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全覆盖。同时,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对已改正违法行为、履行法定义务的企业,按照规定及时移出失信黑名单。三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人社、住建、发改、财政、公安等部门参与的治理欠薪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提高治理欠薪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2025年,要至少召开4次部门联席会议,解决一批跨部门、跨区域的欠薪问题。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治理欠薪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治理欠薪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经费保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市、县两级财政要将治理欠薪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欠薪排查、宣传培训等工作的开展。2025年,全市治理欠薪工作经费预算要达到1500万元以上,其中市级财政投入不少于500万元。二是保障应急周转金。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扩大应急周转金规模,确保在企业一时难以支付欠薪时,能够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垫付部分工资,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2025年,全市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金总额要达到8000万元以上,其中各县(市、区)应急周转金不少于500万元。三是加强经费管理。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治理欠薪工作经费和应急周转金,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挤占、挪用、贪污经费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充实执法力量。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编制,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2025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人均配备执法车辆、执法记录仪等装备达到1套以上。二是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对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法律法规、执法程序、调查取证等内容,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2025年,要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培训不少于6次,培训人员不少于300人次。三是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树立良好形象。对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徇私枉法等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加强宣传引导。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治理欠薪政策措施,提高企业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2025年,要制作发放宣传资料不少于10万份,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不少于10次。二是宣传先进典型。宣传报道治理欠薪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诚信企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例如,2024年,我们对*市一家始终坚持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建筑企业进行了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反响。三是曝光违法案例。对恶意欠薪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形成强大震慑。2025年,要曝光恶意欠薪案例不少于20起,让企业不敢欠薪、不能欠薪、不想欠薪。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治理欠薪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治理欠薪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发力。我们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导考核,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健全工作领导机制。一是成立工作专班。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治理欠薪工作专班,统筹协调解决治理欠薪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在市人社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加强对本地治理欠薪工作的领导。二是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治理欠薪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研究解决问题。2025年,全市要召开不少于4次工作专班会议,及时解决治理欠薪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压实各方工作责任。一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对本地区治理欠薪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将治理欠薪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市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本行业、本领域治理欠薪工作的监管。人社部门要牵头做好治理欠薪工作的组织协调、执法监察等工作;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的监管;发改部门要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确保项目资金按时足额拨付;财政部门要保障治理欠薪工作经费和应急周转金;公安部门要依法打击恶意欠薪犯罪行为。三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工资支付的责任主体,要严格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工资支付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责任,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工资支付到位。对存在欠薪问题的企业,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三)强化督导考核问责。一是加强督导检查。市治理欠薪工作专班要定期组织开展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治理欠薪工作进展情况、政策落实情况、案件处置情况等。2025年,要开展不少于2次全市性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二是强化考核评价。将治理欠薪工作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年度绩效考核范围,加大考核权重,严格考核标准。对治理欠薪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约谈和问责。三是严肃责任追究。对在治理欠薪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欠薪问题频发、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2025年,要对至少3起治理欠薪工作不力的案例进行责任追究,形成有效震慑。
同志们,治理欠薪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做好治理欠薪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