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生态建设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这个调度会,主要是想面对面鼓鼓劲、压压担子、理理思路。这两天,我利用早晨和傍晚的时间,沿着县域内的*河、*山步道走了走,看了看。在*镇段河道旁,看到几个老人在清理河岸的杂草,边干边说“现在水清了,鱼多了,咱得守好这方水”;在*村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老周拉着我看田埂边的生态沟渠,“您瞧这水芹长得旺,既净化水质又能卖钱,比单纯种庄稼划算”;但也在*社区转角处发现了零星的垃圾堆积,在*企业外围闻到了若有若无的异味——这些细节让我很感慨:生态建设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渗透在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河水、每一次选择里的民生工程。刚才,*局长通报了上半年生态建设工作进展,数据很详实,亮点很突出,但问题也不容回避。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聊三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必须把生态建设抓得更紧?当前哪些环节还没抓到位?下一步怎么抓出更大成效?
一、从“国之大者”到“民之盼者”,深刻把握生态建设的时代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对我们这个山区县来说,生态既是“金名片”,更是“命根子”。
此处隐藏3741个字。VIP会员可见
生态建设的根基在群众,力量在群众。一要“以文化人”。县委宣传部要牵头打造“生态文化品牌”,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植树节认养一棵树”“世界环境日清洁家园”“重阳节守护一片林”等活动;教育部门要把生态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生态研学”,让“爱护生态”从小扎根。二要“以利惠民”。推广*镇“生态积分制”经验,把垃圾分类、参与护林、举报污染等行为量化为积分,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医疗服务、农业技术培训,让群众“干得越多、得实惠越多”。三要“以榜样带”。开展“最美生态守护者”评选活动,重点表彰长期参与环保的志愿者、带头整改的企业主、精心护绿的村干部,通过事迹宣讲、红榜奖励、黑榜警示,营造“人人讲生态、个个护环境”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生态建设是一场“接力赛”,更是一场“持久战”。从今天起,我希望大家把“生态优先”刻在脑子里、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中,这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使命。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画卷,让子孙后代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