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一天时间,深入*区、*区的两个典型村,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实地踏察和专题调研。我们看了现场、听了介绍,与区里的同志、村里的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对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刚才,*区和*区的同志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经验做法,也剖析了短板不足,讲得都很实在、很中肯。
这次调研,既是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集中整治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我市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次“回头看”和再部署。总的来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各县(市、区)和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职,特别是通过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市“三资”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平台应用、监督问责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天我们看到的*街道*村,集体资产规模高达4.1亿元,年收入约3000万元,在资产规范化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镇*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探索“资源利用型、资产活化型、资本运行型”发展模式,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充分肯定。
此处隐藏3539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必须强化科技赋能,以更新的理念提升智慧监管效能。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监管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向信息化、智能化要生产力、要监督力。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的推广应用力度,督促指导所有村集体将资金、资产、资源等信息全部、准确、及时录入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推动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实现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打破“信息孤岛”。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三资”运行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和智能分析,实现对异常交易、违规操作的自动预警、精准发现,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要确保所有应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项目“应进必进”,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杜绝“体外循环”和“暗箱操作”。
同志们,管好农村集体“三资”、守好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这次专题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坚决斩断伸向集体“三资”的“黑手”,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