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示范区管委会2025年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安全健康发展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这个专题会议,既是落实上级关于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立足示范区当前发展实际、直面问题挑战的“诸葛亮会”。刚才,文旅局通报了上半年生态文旅安全工作情况,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林业局分别作了发言,既讲成绩也摆问题,讲得很实在、很具体。借此机会,我结合近期调研、督查掌握的情况,以及暑期旅游旺季暴露出的新情况新问题,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回望来路明方向、直面当下抓整改、展望未来谋新篇”。
一、以“归零心态”看清生态文旅发展的“成长坐标”
今年是示范区获批“省级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第三年,也是我们应对疫情后旅游市场复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回顾上半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顶住了暑期极端天气、周边景区分流竞争等压力,1-7月接待游客量达328万人次,同比增长27.6%;旅游综合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31.2%,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更可喜的是,我们的生态底色越擦越亮,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9%以上,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文旅低碳发展试点”;文化挖掘更深了,“非遗进景区”“乡贤讲古”等活动常态化开展,竹编、木作等传统手工艺体验项目日均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月增收1500元。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体干部群众“白加黑”“5+2”的辛苦付出,是各部门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更是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为魂、安全为基”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
此处隐藏4231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要推动“品牌+营销”双向发力,让名气更有“传播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要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讲好“XX故事”。线上,要借助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培育一批“本土网红”,拍摄“生态美景”“乡村美食”“非遗技艺”等短视频,打造“指尖上的旅游名片”;线下,要举办“生态文旅节”“乡村音乐节”“非遗市集”等活动,吸引周边城市游客“打卡”。特别要注重“口碑营销”,通过游客满意度调查、建立“好评奖励”机制,鼓励游客分享旅行体验,让“山水XX、人文XX”成为更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同志们,生态文旅是“国之大者”,更是“民之盼者”。今天的会议,既是总结会、部署会,更是一场“攻坚誓师会”。希望大家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安全作为“生命线”来守护,把融合作为“先手棋”来落子,把民生作为“落脚点”来考量,共同推动我县生态文化旅游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让XX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幸福靠山”,让每一位来XX的游客都能记住乡愁、收获美好,让生态文旅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