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发展阶段村镇银行的化险增效:问题、原因与对策

一、村镇银行发展与高风险现状
(一)村镇银行的推出与宗旨
村镇银行的推出旨在增加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19*年以后,随着国有银行网点的大量撤离,农信社在我国金融体系县域及以下层面占据主要份额,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网点覆盖率低。为破解这一难题,加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我国开始探索村镇银行这一新型金融机构。自20*年*月开始试点至今,村镇银行在规模上实现了快速扩张。截至*年底,全国共有村镇银行*家,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县域覆盖面达*%。
此处隐藏5187个字。VIP会员可见
就村镇银行的高风险问题和违规事件频发的现状,我国存款保险须更加强化事后风险处置功能。如果既以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招牌”帮助村镇银行吸引储户资金的同时,又最终为金融机构及相关实控人盲目高风险经营、违规乃至违法行为引致的巨大损失埋单,将背离现代金融安全网实践规律和我国金融安全网的制度设计宗旨。我国村镇银行已经全部参加存款保险,当村镇银行“自救”失败,应以存款保险机构作为处置平台处理失败村镇银行的收购、承接事项,实现资不抵债机构的有序市场化退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将更加有效地维护储户合法利益、减少财政资金使用、提高风险处置效能,强化对村镇银行股东及管理者的市场约束,倒逼主发起行、属地监管者压紧压实相应责任,是进一步平衡制度各方权责,在发展中矫正存款保险制度与村镇银行适用性的体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