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关于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6-28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关于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对民宿作出如下定义:“旅游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其中位于乡村地区的民宿一般被称为乡村民宿。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民宿作为投资小、运营简单的旅游住宿业态,在乡村致富、村貌整治、民居活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层面关于乡村振兴与民宿行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民宿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2022年以来“乡村民宿”作为乡村重要的新业态连续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2022年提出“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强调增“量”;2023年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关注提“质”;2024年进一步提出“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由此,对乡村民宿发展的要求实现了从“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

此处隐藏9268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促进融合互助,共生化发展。乡村民宿依托的是乡村资源,原汁原味的乡村生产、生活场景要靠乡村居民来呈现,乡村生态要靠乡村居民来维护,民宿的经营发展无法独立于乡村之外而存在。只有与农民农村农业共生共荣,乡村民宿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拓展乡村民宿业态空间,积极引入多种产业资源扩大收益渠道,通过利益联接来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比如,以特色文创产品、特色农产品为媒,把乡村民宿和乡村居民联系起来,形成乡村发展共同体。鼓励民宿经营者在用工时优先录用当地村民,原材料供应时优先使用当地农产品,通过定向种植、养殖间接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合作社及村民蔬菜、肉类等原材料的销售收入;合理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村民采取房屋入股的方式加入民宿经营,并按要求进行房屋风貌改造、功能设置;结合当地特色推出生态农产品,以旅游商品的形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乡村以民宿为支点,通过民宿产业链的延伸与连接,形成一个利益整体,产业供应链的每一环形成利益共享机制,促进高水平的供给和需求的对接,最终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