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某市供销社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报告

2024-12-16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某市供销社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报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万工程”,20年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 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省市 供销合作社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大力促 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打造供销服务乡村振兴市样板,奋力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 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开辟 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能。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大抓基层,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因地制宜、分类 施策的科学方法,突出基层组织、经营服务组织、专业服务组织“三大建设”。一是突 出以乡村供销合作社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巩固现有、存量扩张、自投新 建、股份合作、协作联盟(授权经营)“五条路径”,推动基层社赋权赋能,探索城区 供销合作社建设,基层社覆盖率均完成改革任务指标。二是突出以社有企业为重点 的经营服务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组建首家市级供销集团,市本级带动培育了31家 为农服务的现代企业,重点打造了“韶山红”茶产业、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绿丰三产融 合发展、县域流通网络体系、新型种业创新发展平台等一批为农服务项目。建强“一 平台三中心”,建设56家“绿丰农场”直营店,积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支撑、服 务五大体系,将为农服务从流通环节拓展到全产业链。三是突出以行业协会为重点 的专业服务组织建设。组建以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协会等为主体的新型农合联,打造水稻、茶叶、蜂业、再生资源等专业协会,三级农合联吸收 会员单位超过2000家。 

此处隐藏4084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锚定目标真抓实干,高质量打造“韶山红”区域公用品牌。一是推进品牌创 建工作。统筹推进“韶山红”商标注册和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用好品牌运营公司和专业 运营团队。加快推进“韶山红”茶产业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引导茶叶龙头企业、农 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深入挖掘品牌核心价值,提升整体影响力。二是强化品牌宣 传推广。大力开展“韶山红”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运营好“韶山红”品牌 旗舰店,精心组织策划系列主题活动,深度融入旅发大会等大型活动,以高水平节 会活动树立品牌新形象。整合全市茶产业资源,建立“母子商标”体系,形成“韶山 红”高品质产品矩阵,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打造品牌示范基地。围绕 生态标准茶园、茶旅研学、茶文化体验、茶科技展示等,以中路铺等优质绿茶带为 重点,开展茶叶强镇、茶旅融合示范区建设。

  (五)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高质量运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一是做 实四级体系建设。做实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四级体系,优化农村产权登记服 务,推动农村产权交易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建立标准化产权评估机制。高质 量完成全国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试点任务并顺利完成验收,积极争取相关职能部门 将规范化试点纳入对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内容。二是打造全省旗舰标杆。围绕“一个平台、六个中心”发展战略,力争将市农交中心打造成为省内农村产权 交易中心的旗舰标杆,发展成为集农事服务中心、土地流转信息中心、农业数据中 心、农资结算中心、农机托管中心和融资抵押中心于一体的综合为农服务平台。三 是探索金融赋能路径。加强与金融办、人民银行等金融主管部门协调对接,统筹引 导本地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加快推广运用“政+企+银+交+担+保”六位一体金 融服务模式,构建“产权流转+金融支持+全链赋能”交易机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