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党委书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报告

2025-02-15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党委书记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研究报告

  治理之道,重在基层。近年来,我国基层治理在“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理念引领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社会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基层治理中仍存在不少亟待关注的问题,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探索高质量推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路径。

  一、目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主要矛盾

  (一)条块各自为政,协同不畅,问题解决不及时

  在当前城市治理体系当中,街道处在基层工作前沿,是问题发现的眼睛,具有便于就地就近进行日常巡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优势,但由于执法权责不清以及执法力量、经验不足等原因,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的处置,特别是在面对涉及安全生产、违章建设、环境污染等较严重违法行为,难以自行处置。区县部门掌握处罚、强制等行政执法权,在接到举报后,虽然竭力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却经常无功而返。这就导致基层社会治理中多呈现“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局面,基层社会治理出现薄弱环节。 

此处隐藏3773个字。VIP会员可见

  1.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的统筹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各类执法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席会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分析研判和职责界定工作,形成跨部门联合执法合力,让协同执法落到实处,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完善信息互通机制。要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建立和优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各类执法主体的信息资源相互联通,打破各部门数据管理系统之间的联动壁垒,实现部门间无缝隙的信息资源对接、获取与共享,并以此为契机,完成各级、各类数据资源库的建设与充实,为开展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提供全面、丰富、及时的数据保障。

  2.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一是鼓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健全平台、畅通渠道,充分发挥志愿者、退伍士兵、知识分子等各类居民群体的作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办。二是鼓励和扶持群团、行业协会、志愿团体、慈善组织等社会化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其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使其成为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