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XX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精神,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试就XX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作分析,并对全面推进XX乡村振兴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XX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从经济角度衡量,XX“三农”的份额似无足轻重(GDP占比不及0.5%),但从全局的高度看,XX“三农”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影响重大,直接关乎城市的整体形象。XX20世纪80、90年代“一边是发达的岛内特区城市,一边是落后的岛外农村地区”的现象绝不能再出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XX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致XX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贺信中,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希望XX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要努力率先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换言之,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XX的现代化。当前,XX岛内地区、岛外主城区的城市化和公共服务建设均已达到较高水平,而广阔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水平总体仍偏低。XX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在“三农”,重点难点也在“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
此处隐藏8657个字。VIP会员可见
(六)推进党建引领提升,持续促进组织振兴。以组织振兴加强乡村振兴保障,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市、区、镇(街)、村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持续促进组织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完善区委书记负责制,压实各级书记主体责任,强化政治责任担当,严实监督考评,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位。稳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完善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派强用好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思想品德好的选人用人标准,选优配强村(居)“两委”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加强换届后村“两委”班子,特别是“一把手”队伍的培训和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村(居)班子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健全“整镇(街)推进、整区提升”机制,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居)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密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引导群众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各项活动。加强农村挂钩帮扶,优化市直部门挂钩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机制,加大市、区国企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致富能手、种养大户、乡贤、选调生村官等人才作用,发展壮大“三农”专业队伍,引进和安排涉农高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建立健全人才回流农村的良好机制,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