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素质农民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现代农民群体,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是可以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农场经营者或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且具备农业情怀和爱农村、爱农民的品质,代表着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故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高素质农民培育基本情况
2022年,*市高素质农民培育*人,其中:经营管理型*人,占总人数的*%;专业生产型*人,占总人数的*%;技能服务型*人,占总人数的*%。*个项目县的*家培训机构承担了培训任务,培训合格率达到*%,满意度达到*%以上。
二、高素质农民培育主要做法与成效
培养产业发展带头人
此处隐藏3719个字。VIP会员可见
目前,*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绩效评价工作虽然涵盖任务完成情况、过程监管、质量效果、后续跟踪服务、绩效情况、满意度等多个方面,但对参训学员学习效果、技术运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尚无具体要求。培训工作的精准性、连贯性亟待提高。如何做到普通技术培训与高级技术培训相结合、专业技术培训与创业创新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对于整个培训过程能否实行跨年度培育考核工作,在培育政策机制创新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四、高素质农民培育对策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职业吸引力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础。各地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党管人才”的观念,切实担负起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任,要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对高素质农民在土地流转、产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创新创业、风险防控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在培育机制创新上,要积极探索和实践,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培育方法,注重培育精准、实效
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已普及到广大农村和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要采取高素质农民乐意接受的方式,依托云上智农线上直播平台、农广天地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媒体,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土专家”“田秀才”,采取即时直播或者先录制视频然后直播的方式,开通线上培训直播课,使农业技术从“云端”延伸至田间地头。在直播培训中,注重实用性、互动性和针对性。开放评论功能,随时对学员进行答疑解惑,使培训课程更贴近农民、贴近当地农业生产。
探索精准培训
根据培训需求,立足于精准遴选培训对象,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和农民生产实际需要,设置“点单式”课程。要多建设一批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训基地和田间学校,注重强化现场教学实训,提升培训实效。在培训项目专业设计和课程安排上,可根据不同培训专业和农业生产季节特点,细化培训项目时间安排。要注重把农机装备与使用、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智慧农业、“互联网+”等课程纳入农民培育课程中。特别要注重农业政策法规、农民素养、农产品质量管理等必修课的时间安排。
举办职业技能竞赛
在培训过程中,应举办职业技能比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的方式,提升学员的参训兴趣和培训效果。
开展农民学历提升教育
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在高素质培育基础上,开展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开设不同形式的中职、大专、本科学历教育,提升高素质农民专业能力和学历水平,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与农业职业教育有机衔接。
强化监管考核,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强化监管考核
围绕高素质农民培育目标任务完成、过程监管、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满意度等方面,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督考核力度。通过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对培训质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做好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高监管考核水平。
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培训是否有效,关键看培训学员学到什么、能否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和实际问题,能否帮助和指导农民提高未来的生产经营效益。培训任务的完成不代表培育过程结束。各地要巩固培育成果,继续跟进回访并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帮助学员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和经营难点,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对培育工作的满意度,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质增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职教师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实用性、实效性
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吸纳“田秀才”“土专家”,大力提升师资水平。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与组织、教育、财政、人社等部门沟通,争取多方支持,逐步形成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共同参与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新格局。
开辟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高素质农民、“田秀才”“土专家”,要积极帮助他们申报评审技术职称。对政治素质好、技术过硬、发挥作用显著的年轻优秀高素质农民进行重点培养,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同时,对在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从而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挖掘和树立典型,形成示范带动力量
按照评选优秀高素质农民的“四好”要求,即品德好、学得好、干得好、带得好。通过挖掘和树立典型,开展“优秀人才”创评等活动,大力宣传报道优秀高素质农民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让周围的群众直接感受到身边的典型可信、可学,从而让榜样的力量教育农民、感染农民、鼓舞农民,积极争做高素质农民,形成区域范围示范带动力量,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