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长关于防治统计造假工作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防治统计造假,确保统计数据质量。下面,我将结合我县实际,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对防治统计造假工作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防治统计造假的极端重要性
(一)防治统计造假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统计造假本质上是政治意识淡薄、党性原则弱化的表现,直接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台《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构建起“不敢假、不能假、不想假”的制度体系,其核心要义就是通过统计领域的自我革命来捍卫“两个确立”。实践中我们看到,个别地区存在的“数字出官”现象,实质上是政治生态问题的统计投射;一些领导干部干预统计数据的行为,反映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松弛。防治统计造假必须作为“政治三力”的试金石,通过建立党委领导、统计负责、部门联动的责任链条,将《统计法》执行情况纳入政治巡察内容,以零容忍态度查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真正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每一个统计指标、每一张统计报表之中。
此处隐藏2875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构建多元监督网络,提升统计公信力。在强化专业监督的同时,激活社会监督能量形成治理合力。每季度发布《主要统计指标质量评估报告》,公开数据采集方法、样本误差率等关键技术参数,主动接受学界和公众质询。开通“统计违法”网络举报平台,对实名举报且查实的案件给予奖励,并严格保护举报人权益。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统计观察团,随机参与数据采集现场监督。在GDP、失业率等敏感指标发布时,同步公开第三方机构评估报告进行交叉验证。建立媒体沟通机制,定期组织统计开放日活动,邀请记者实地观摩调查全过程。对网络舆情反映的数据异常波动,第一时间作出专业回应。通过将专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融合,打造阳光统计生态系统,使每一笔统计数据都经得起历史检验,真正成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同志们,防治统计造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防治统计造假行为,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统计保障。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