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主党派骨干成员关于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研讨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友: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在*大学参加培训的学习心得。首先,请允许我向精心组织这次培训的中共*市委统战部、九三学社*市委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短短几天的学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履职能力的“加油”,更是一次思想灵魂的“洗礼”。手捧结业证书,沉甸甸的,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下面,我从个人角度,谈几点粗浅的感受和反思,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此处隐藏2103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知行”与“担当”,在专业与民生的结合中探寻履职路径。作为一名来自科技界的九三学社社员,同时又在乡镇一线工作,如何将我的专业背景与基层民生需求有效结合,一直是我在参政履政中不断探索的课题。*教授关于《国家治理背景下的多党合作与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的授课,为我指明了方向。我们九三学社素有科技报国的传统,社员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但如何将“学术味”浓厚的专业研究,转化为政府听得懂、群众看得明、实践能落地的对策建议,是我们需要着力提升的能力。我理解,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转化”和“落地”。一方面,我们要发挥专业优势,敢于啃“硬骨头”。比如,在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数字化治理、生态环保等领域,科技界社员大有可为。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我们更要俯下身子,关注“烟火气”。社会民生领域的议题,如“一老一小”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医疗资源均衡等,同样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去研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实验室和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扎实的调研,用详实的数据说话,用生动的案例佐证,确保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言之有物、切中要害。
这次培训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履职方向。回到工作岗位后,我将把这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我将更加主动地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聚焦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钻研,尝试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提升建言献策的质量和水平,力求让每一份承载着群众期盼的社情民意信息和政协提案,都能掷地有声,为推动我们*市的高质量发展,为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贡献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