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办干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次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刚才聆听了各位的发言,深受启发,备受鼓舞。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结合自身在县金融办的工作岗位,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感悟,与其说是发言,不如说是一次思想的梳理和向各位的汇报,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从“政治术语”到“情感认同”的深刻转变。坦白说,在最初接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重大论断时,我的理解或许还停留在一种宏大的、略带距离感的政治概念层面。然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反复研读习近平总书记那句意蕴深远的话——“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思想的洗礼。我逐渐意识到,这绝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精辟概括,是一种根植于血脉深处的文化自觉和情感归属。它让我想起了那首从小就会唱的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也让我想起了在历史纪录片中看到的那些动人画面:从古丝绸之路上各族商旅的驼铃声声,到近代抵御外侮时各族同胞的同仇敌忾。这些历史的记忆,共同汇聚成一条波澜壮阔的命运长河。我深刻地体会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凭空构建的,而是五千多年来各民族在辽阔疆域上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共同发展中形成的。正如总书记生动比喻的那样,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颗饱满的“石榴”,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而每一粒“石榴子”,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来自哪个民
此处隐藏2207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久久为功,让团结之花在共同富裕的土壤中绚丽绽放。各位领导、同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基层金融干部,我深知自己的所思所做,只是这项宏伟事业中的沧海一粟。但我也坚信,涓滴可以成河,众木足以成林。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深刻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感悟,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我将努力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向基层一线、向增进各民族福祉倾斜,用好用活各项金融工具,探索更多像“民族团结保险”那样既有市场效益又有社会价值的金融创新,为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我的认识还很肤浅,思考也远未成熟。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提宝贵意见,帮助我更好地成长和进步。让我们一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伟大的事业添砖加瓦。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