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关于2023年党建工作总结汇报

近年来,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推动引领政协工作的重要抓手,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大党建“三个三”工作模式,为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突出“三个强化”,让党建工作“实”起来。聚焦政协系统党的建设“两个全覆盖”,县政协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强力推进党的建设责任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中共政协**县委员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以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党组成员任副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并不断完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职责,全面领导政协党建工作;设置党建办公室,配齐配强党务干部,建立党建办工作职责,专职负责政协党建工作。优化机关党组织设置,形成“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的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政协系统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党建引领政协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明显。二是强化组织机制创新。成立乡镇(办)政协工作办公室,明确乡镇(办)政协委员召集人和政协工作专职人员,将全县266名市、县政协委员按照工作属性、籍贯等原则精准下沉到全县22个乡镇(办),成立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支部书记由乡镇(办)政协委员召集人担任,下沉乡镇(办)党员委员为党组织成员。构建政协党组统一领导,机关党组抓机关党建和指导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两级推动、一体运行、互融共促”的党建工作机制;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同时接受政协党组和乡镇(办)党(工)委的“双重领导、双重管理”,从而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通过召集下沉委员开展学习、调研等活动,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将功能型党支部设在乡镇(办),有效破解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三是强化思想引领。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制度》,打造思想政治引领新平台,建立政协党组同各族各界人士经常性联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为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厚植政治基础、社会基础。5月份以来,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共组织下沉委员召开40余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的最新理论,确保政协事业正确的政治方向。
此处隐藏935个字。VIP会员可见
突出“三个融合”,让党建工作“活”起来。注重发挥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发动机”作用,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推动党建与履职平台融合。把“党建阵地”“协商平台”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一体落实,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高质量建设22个乡镇(办)“请你来商量”基层协商平台,定期组织委员开展协商活动,5月份以来,通过“请你来商量”协商平台共开展了40余次调研协商活动,形成十余份涉及乡村振兴、民企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的提案,有效推动部分问题解决。以界别为依据,以专门委员会为基础,建成7处“委员之家”作为界别协商平台,有效拓展了政协协商参与面,扩大界别群众工作覆盖面。印发《县政协委员工作室创建工作方案》,建立11个委员工作室,设置社情民意意见箱,推动委员“零距离”联系和服务群众,实现协商平台向基层延伸。今年以来,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80余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二是推动党建与履职措施融合。实行各专委会与乡镇(办)政协工作办公室结对,专委会结对指导相应乡镇(办)政协工作办公室工作。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到结对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担任党建指导员,指导党支部工作,加强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规范建设。发挥部分乡镇(办)典型带动作用,通过实地观摩、现场交流等方式,总结推广经验、提升工作水平。定期召开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半年工作汇报会、年终工作总结讲评会等,对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评价,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进行表彰。三是推动党建与履职活动融合。坚持融党建活动与履职活动于一体,带动党外委员积极履职,以活动凝聚人心、达成共识。通过举办“书香政协·阅读阅美”“喜迎党的二十大”等读书活动,“书香政协”氛围越来越浓。各乡镇(办)政协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开展“共读一本好书、慰问一个特困家庭、搞好一次社情民意调查”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不仅提升了委员的履职能力,更是县政协创新开展委员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彰显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使命担当。同时,利用委员专业特长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暖民心”“义诊惠民生”等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活动,做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在通达民意、资政解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