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年*月*日出生,先后担任科技局、民政局、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近年来,该同志始终将乡村振兴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走村入户听民意,察民情,督促落实就业惠民政策;群策群力解民忧,推进信息共享,全力上下沟通,亲力亲为落实帮扶措施,真情实意推进乡村振兴任务。
一、夯实阵地强基础,努力当好挂点帮扶的“支持者”。根据工作安排,**局挂点帮扶**镇**村,他立足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实际情况,坚持抓好阵地,着力实现村级活动有场所。结合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抓好村级活动场所新建和改建工作。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列入**局项目建设考评,由局目标办进行考核,同时县财政在上级没安排专项资厦的情况下,**局作为挂点单位安排了*万元补助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今年在该村确定了*个新建项目,目前已有*个完成主体建设,其中*个已投入使用。抓好基层党校阵地建设的统一行动,该同志争取县委组织部门支持,主要按照“有组织、有师资、有场地、有计划、有制度、有经费”的“六有”要求,在盘活现有资源上做文章,充分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升级打造村级理论学习教学点、**基地农业实践现场教学点,辐射带动全镇实践教学点,构建教育品牌集群。创新党员队伍作用发挥平台。他与村党支部一道,大力推进深入“行四权、当五员、创三强”活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主体意识,发挥农村党员主体作用。全村已有*多名党员参与了这项活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了乡村振兴、和谐社会建设,**党建移动平台介绍了这一经验。
此处隐藏1360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脚踏实地练内功,努力当好民生帮扶的“当家人”。作为局党组书记,该同志始终将深入基层、掌握实情作为履职尽责的基石。他深刻认识到,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成效根植于基层实践。为此,他身体力行,坚持将大量工作时间投入到一线走访调研中。无论是偏远的乡(镇),还是具体的行政村(组),都留下了他实地察看的足迹。他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企业车间,耐心倾听基层干部群众的真实心声,细致了解本系统各项政策,特别是涉及民生福祉的就业、社保等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地情况和实际效果,力求从源头获取第一手资料,精准把脉政策落实的难点、堵点。尤为可贵的是,该同志展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工作之余,即使面对自身膝盖“痛风”旧疾的困扰,时常发作疼痛难忍,他也从未因此降低工作标准或减少下基层的频率。当工作需要时,他总能克服身体不适,坚持带头加班加点。他深知单位发展面临诸多深层次矛盾和挑战,经常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沉下心来思考研究,努力探寻破解之道。同时,该同志具有前瞻性眼光,善于结合地方特色资源谋划发展。他敏锐地抓住当地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拓展“生态立村、产业富民”的新路径。在他的亲自协调和推动下,成功促成市**局与挂点联系的**村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了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植物园”项目。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生态景观,更是融合了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功能的综合平台。在他的引导和支持下,村民们在园区及周边规模化种植了果树、花卉等经济作物150余亩,显著增加了收入来源。他还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组织力量对村后200余亩宝贵的原生态森林公园进行了科学规划和精心护理,特别是对其中80余株珍贵的百年以上古树实施了严格的挂牌保护措施,守护了绿水青山和乡愁记忆,成为激活乡村发展动能、实现富民强村的有力引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