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大力纠治“微腐败”和不正之风 努力推动基层风气向上向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不放,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近年来,各级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风气建设重要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力促作风建设向末端延伸,基层风气持续向上向好,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正风肃纪反腐上紧下松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隐形变异,有的甚至沉渣泛起、刚性反弹,需要我们以态度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的决心意志和韧劲定力,持续纠治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全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的现实表现
“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意指在基层广泛存在的情节不是十分严重的腐败和不良风气。尽管是“微腐小败”,但在性质上与“巨腐大贪”毫无二致。通过对近年来上级下发的违规违纪问题通报来看,“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主要表现有:
此处隐藏4714个字。VIP会员可见
(四)严厉执纪问责强化职能。基层“微腐败”是一项涉及人数多、牵扯范围广、解决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往往存在“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难以全面禁绝。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发挥好惩戒震慑作用,达到处理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防止“微腐败”问题持续扩散多发。一是从严执纪有力度。“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要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采取有效手段措施,认真彻查每一条问题线索,严肃核查每一个案件,严格依照党纪法规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该追究什么责任就追究什么责任,该给什么处分就给什么处分,主动维护纪律和规矩的严肃性。通过严肃惩治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引以为戒、举一反三,防止发生类似问题。二是从快执纪有速度。基层“微腐败”好比令人恶心的“蚊子”,虽然“吸血”不多,但存活在单位建设的各个领域,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坏的是基层一线的风气,相比于远在天边的“大老虎”,其影响更坏、危害更大。对基层“微腐败”问题,必须优先受理、优先处置,做到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第一时间作出处理、第一时间曝光通报、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确保执纪问责有速度、警示教育有效率,防止不正之风问题生根发芽、扩散蔓延。三是从善执纪有温度。“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从基层“微腐败”到违纪违法道路,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由小错变大错的过程。基层“微腐败”问题绝大多数是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能认为是犯罪,要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把教育挽救的工作做好,使基层党员少犯或者不犯错误,让各级干干净净、健健康康,让基层清清爽爽、安安全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