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交流:坚持“三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各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举措。结合工作实践和调研思考,笔者认为优化营商环境需要重点聚焦三个维度,现就此展开交流探讨。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首要任务。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其获得感是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根本标准。要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机制,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营商环境会客厅"等形式,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邀请企业代表全程体验办事流程,查找痛点堵点。推行"企业点单、政府接单"服务模式,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办理。重点解决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等企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如设立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等。建立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通过大数据匹配自动兑现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只有真正站在企业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才能让营商环境优化举措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聚焦政府职能转变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关键。政府是营商环境的塑造者和维护者,其服务效能直接影响市场活力。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四级四同"标准化管理。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综合许可证。建设"一网通办"平台,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规定时限以内。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通过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动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此处隐藏1025个字。VIP会员可见
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标杆城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让创新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实践证明,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营商环境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