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原文:“(商)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释义: 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国家治理的状况。比喻:国家治理得好不好,要看民众满不满意。“不”,通“否”。
用法提示: 人民常常被比作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生长的土壤,视为树木枝叶的根本。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政府部门的公文,因为一个政策制定得好不好,一个方针执行得好不好,都要用事实来说话——而这句话,便是用来引出“论据”的。比如,“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既是提醒,更是鞭策,××方针、制度、政策等试行得如何。
上一篇:“门”字写作提纲30例-1 下一篇:【写材料用典】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