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例文】“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 视交友、注重友情。《说文解字》里以“同志为
友”释“友”字,告诉我们志同道合是古人择友的重要标准。 先贤认为,“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 石”,若是交友得道,即使千里之远也可同心交好;而“道乖 者,不以咫尺为近”,道不同的人,即使咫尺之间也不觉得亲 近。(中国纪检监察报《朋友以义合》)
【典故】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志合者,不以山 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 而不接。
【释义】意思是,如果两人爱好相仿,他们不会因为有高山 和大海的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遥远。如果两个人的理念不 合,近在眼前也觉得心离得远。
【赏析】古人讲,道不同,不相为谋。朱熹家训《与长子受 之》中说,“交游之间,尤当审择。”意在告诫后代:对交往 的朋友,尤其要谨慎选择。关于这一点,曾国藩家书中有类似 论述:“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 否,不可不慎也!”谨慎而交、择善而友自古即为交友之道。 哪些人能交,哪些人不能交,当分良莠、辨真伪、有判断。毛 泽东同志当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时,在长沙的一些学校张贴 《征友启事》,内容是,欲交结决心救国、能吃苦耐劳、为国 家利益不怕牺牲的青年。启事以《诗经》上的“嘤其鸣矣,求 其声友”为结尾句,表示“求友之心甚炽”。周恩来总理一生 广结人缘,在他的朋友中以文化名流为多,以民主爱国人士为多,以国际友人为多。朋友相交,贵在真诚。不分贫富贵贱、 不论身份地位,只要志同道合,交往中就能做到肝胆相照、患 难与共。这种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友谊,即为挚友。焦裕禄生
前爱交四类朋友:热爱劳动的人、有一技之长的人、生活困难 的人、人穷志不短的人。这四类朋友无关权势利益,焦裕禄却 与他们心贴心、实打实,亲密无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掌握着一定权力和资源,与人交友更要小心谨慎。凡事必须以 党性原则为基础,在交往中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底线,讲 求君子之交、道义之交、心灵之交,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 圈、朋友圈。
【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廉政教育类讲话,侧重强 调交友交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积极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 系、社会关系,在朋友中实现正常交往、干净交往。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