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事之当革,若 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

【例文】“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改革 需要不断通过化解难题来开创工作新局面,需要有像钉钉子那 样的“准劲”,明方向、把准头,改革无论怎么改,根本的东 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 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学习时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 改革落实》)
【典故】出自宋代程颐《程颐文集》,事之当革,若畏惧而 不为,则失时为害。
【释义】意思是,事到如今必须改革,如果畏惧不前,就会 失去机会,成为千古罪人。
【赏析】古人讲,“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来而不可失 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 新事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抉择。改革是一场深入思想观念深处、触及利益格局调 整的深刻革命,是破旧立新的过程,不仅面临挑战和阻力,而 且往往没有经验可循。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当前,改革已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 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各级党员 领导干部必须拿出“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的劲头涉险 滩、跋深水。越是任务繁重,越要把稳方向,突出实效、全力 攻坚。我国发展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 期,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重要关头。这中间,“危”和“机”并存。党员干部要有时不我 待的紧迫感、敢为人先的使命感,在危机中捕捉和创造机 遇,在机遇中激发和增强发展信心。具体实践中,要从制度、 治理、机制等多个层面大胆进行改革,以目标、问题为导 向,聚焦短板、聚焦未来,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更大功夫,让制 度更加成熟,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 感。
【用法】主要适用于改革部署类、工作推进类讲话,侧重强 调机遇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紧抓发展机遇,锐意改革创 新,不断提升工作质效。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