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

【例文】让遵规守纪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作决策、办事情、 推工作,决不给自己留“暗箱”、开“后门”,确保秉公用 权、公私分明。坚定慎初慎微之念,侥幸心理不是凭空而 生,常在思想动摇的间隙乘虚而入,所以千万别“破窗”,管 住第一次吃拿卡要的手,牢记“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 隐”,做到不畏人知畏己知。(中国纪检监察报《莫存侥幸心 理》)
【典故】出明代洪应明《菜根谭·概论》,小处不渗漏,暗 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个真正英雄。
【释义】意思是,细微之处不可粗心大意疏忽遗漏,在没人 见的地方不能做见不得人的事,即使处于穷途末路的时候也振 作精神、奋发向上,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赏析】古人讲,君子慎独,不欺暗室。一个人独身自处 时,少了外在的约束和他人的监督,道德修养“存乎一
心”,此时最见修为。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大夫蘧伯玉,道德品 行优秀,深受世人敬仰。有一次,卫灵公与夫人在宫中夜 坐,先听到一阵车声由远而近,之后就渐渐消失了,没过多久 又响起车声。卫灵公就问夫人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人是谁 吗?夫人回答,应该是蘧伯玉。卫灵公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呢?夫人回答,君子是非常注意细节的,车走到宫门口时没了 声音,那是车的主人始终如一坚持朝中礼制,让车夫扶着车辕
慢行:蘧伯玉仁而有智,他不会因为现在是黑夜没人看见就忘 记礼节,所以我觉得是他。卫灵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蘧伯 玉。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我革命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锤炼党员党性修养。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一书中说,真正的共产党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 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 坏事”。党员干部当认真对标对表,时常扪心自问,强化自我 约束,无论何时何地都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和各项法律法 规,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个 样、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
【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廉政建设类讲话,侧重强 调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点滴严起、从小事严起,在 锤炼自我中远离红线、坚守底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