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工作写作提纲30例(20251010)

1.创新“县聘乡管村用”机制 深化县域医共体人才流动改革
突出统筹联动,破解基层医卫人才“招聘难”。
突出要素保障,破解基层医卫人才“留人难”。
突出放权赋能,破解基层医卫人才“提升难”。
2.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以履职担当为使命,服务中心大局。
坚持以守正创新为驱动,激发内生活力。
坚持以作风建设为支撑,锻造过硬队伍。
3.编办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优化管理体系,提高审批效率。
深化机制保障,完善职能职责。
推动体制创新,强化服务水平。
4.运用“三强化”工作法全面提升机构编制法治化水平
强化教育筑基,织密法治思维防护网。
强化制度固本,筑牢编制管理防火墙。
强化监督提质,构建协同联动新格局。
5.对标条例强监督 严把编制纪律关
突出政治引领,构建多维度监督格局。
创新监督机制,打造全链条管理闭环。
深化作风建设,推动一体化监督体系。
6.县委编办“三项行动”助推机构编制工作焕新提质
实施“充电蓄能”行动,提升专业能力素养。
实施“规范管理”行动,优化编制资源配置。
实施“监督检查”行动,筑牢红线底线意识。
7.市委编办规范出入编管理 提升机构编制服务效能
夯实基础,筑牢人员管理信息库。
严把关口,构建人员进出流程链。
提升效能,织密人员管理服务网。
8.市委编办创新调研“四步法” 锻造机构编制铁军
走好“正步”强引领。
走好“齐步”激活力。
扎好“马步”提功夫。
做好“跨步”促转化。
9.市委编办凝聚协同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检查质效
加强协同监督制度建设。
完善协同监督工作机制。
深化协同监督结果运用。
10.市委编办减“负”增“赋”探索机构编制管理综合评估
资料能少则少,评估导向更鲜明。
指标能简则简,评估方式更科学。
流程能并则并,评估效用更显著。
11.市委编办三举措 加强事业单位法人监管
健全监管机制,筑牢工作基础。
优化监管模式,提升工作效能。
强化结果运用,提升监管实效。
12.市委编办紧扣“实、细、用” 做实机构编制大督查
紧扣“实”字强化部署,确保督查不走过场。
紧扣“细”字靶向发力,确保督查不留死角。
紧扣“用”字抓实整改,确保督查不打折扣。
13.市委编办 三个“突出”助推年轻干部成长成才
突出政治优先,夯实思想理论基础。
突出靶向优培,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突出全程优管,加强干部监督管理。
市委编办建立“五个一”学习机制
14.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论述
坚持室务会会议“第一议题”专题学。
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主题”研讨学。
坚持领导干部培训“第一课程”系统学。
坚持支部组织生活“第一内容”常态学。
坚持以学促干为“第一要求”跟进学。
15.区委编办三项举措持续推动机构编制科学规范从严管理
强化源头治理,做实机构编制纪律预防教育。
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机构编制管理刚性约束。
注重闭环管理,提高机构编制论证决策质效。
16.市委编办聚焦职责使命推动机构编制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提升履职能力。
围绕党建赋能,夯实基层基础。
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全市大局。
17.市委编办“三抓三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抓牢思想建设,为干部学习赋能。
抓强实践锻炼,为干部成长增能。
抓好梯队建设,为干部干事蓄能。
18.市委编办“四个聚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聚力优化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统筹效能。
聚力做强产业体系,统筹重点领域职能。
聚力营造良好环境,赋能治理方式转变。
聚力夯实人才基础,智力支撑发展建设。
19.区委编办扎实做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
事前预防突出精准性。
事中管理突出针对性。
事后监督突出长效性。
20.加大机构编制资源保障力度 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机构设置,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健全工作体系,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
优化运行机制,构建服务管理新格局。
21.市委编办“双园驱动”再赋能 改革创新助发展
优化治理体系,提升园区效能。
完善科创生态,培育发展潜能。
强化人才保障,激发内生动能。
22.加强机构编制支撑保障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统筹优化机构设置。
着力厘清职责边界。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调整优化结构布局。
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23.区委编办“三坚持”推进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宣传教育+建章立制,下好监督检查“先手棋”。
坚持报告制度+台账制度,打好监督检查“主动仗”。
坚持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出好监督检查“组合拳”。
24.市委编办“四优行动”提升管理服务质效
以优布局提升支撑力。
以优资源激活内生力。
以优职能释放协同力。
以优服务增强约束力。
25.市委编办“青蓝工程”全面赋能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多维度谋划,锚定成长方向。
全流程赋能,贯通成长脉络。
多元化保障,营造成长氛围。
26.市委编办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动构建医疗保障体制机制新格局
推动构建高效运行的医疗保障组织架构。
着力健全职责明确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
强化医保人才队伍发展的机构编制保障。
27.以“五个必查”为抓手建立健全审批与问题整改联动机制
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锁定“查什么”
二、坚持闭环监管,精细优化“怎么查”
三、坚持务求实效,精心规范“如何改”
28.党委编办 “三项举措”扎实开展机构编制年审工作
一是提前布置,精心安排。
二是严格审核,确保质量。
三是立足实效,强化应用。
29.市委编办瞄准“三个领域”为“品质**”汇智赋能
瞄准中心工作,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瞄准经济势能,服务新兴产业发展。
瞄准民生实事,推动心安城市 建设。
30.县委编办小举措促进机构编制法治化建设大提升
强化学习宣传,筑牢法治观念。
推动制度建设,夯实法治基础。
明确纪律规矩,维护法治权威。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