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例文】古人云:“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凡事以诚相 待,就会“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因为人心是相通的。 诚不是傻、不是笨,而是一种胸襟,胸纳清风,襟怀坦荡,对 人坦诚相见,开诚布公,表里如一,做事言必行、信必果,一 诺千金。(中国纪检监察报《在养德修身成才上下功夫》)
【典故】出自宋代吴处厚《青厢杂记》,诚之所感,触处皆
通。
【释义】意思是,以诚心待人,就会使人感动,涉及到任何 地方,都会把事情办成。
【赏析】《孟子》有言,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追 求诚,是做人的标准。这里所说的“诚”,就是真实,不欺 瞒、不掩饰,就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是安身立命的基 础,具体体现在为人诚实、做事诚信、待人诚恳上。千百年 来,诚信始终被人们视作立身处世的准则,人们始终把“许人 一物,千金不移”的诚信品质,作为言行信条和高尚品德加以 推崇。诚信是基石,让开拓者走得更稳;诚信是磁铁,为奋斗 者吸引助力。无数事实表明,做事讲诚信的人,更容易得到人 们的信任和支持,成就一番事业。做事讲诚信,须有长远眼 光,不被眼前的利益诱惑;须有大智慧,不耍“小聪明”,不 投机取巧;须端正处世态度,恪守做人原则,行事光明磊 落,做到言出必行,不搞“小动作”,不虚与委蛇。随着社会 的发展进步,人与人的联系不仅日益加强,并且信息也更加透 明,更需要我们待人以诚,以真心换真心,营造良好的人际环 境。事实表明,人与人之间少了猜疑,人的心情就会变得明朗,就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工作,更容易干出成绩。新时代党员 干部要坚持以诚待人,形成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心往一处 想、劲往一处使,在各自岗位上为共同事业出力献策,形成齐 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用法】主要适用于工作作风类、干部队伍建设类讲话,侧 重强调团结干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为人诚实、做事诚 信、待人诚恳,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