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暨暑期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暨暑期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当前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形势,安排部署暑期文旅工作重点任务,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重点景区负责人等。刚才,*县(区)、市文旅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和地区做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更提出了思路,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站位,深刻领会文旅产业发展重大意义
文旅产业是兼具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重要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收、传承文化根脉、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文旅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文旅产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处隐藏2996个字。VIP会员可见
暑期是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暑期文旅工作,对于完成全年文旅产业发展目标任务、提升我市文旅品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聚焦重点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提升暑期文旅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游客来得顺心、游得舒心、玩得开心、走得放心。
(一)坚决筑牢安全防线,保障游客出行游玩安全。安全是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是加强景区设施安全检查。对全市所有景区的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玻璃栈道等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排查,邀请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景区索道、*乐园游乐设施等重点设备的检查,发现并整改隐患15处。暑期前,要再组织一次全面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坚决停止使用,直至整改到位。同时,加强景区消防设施检查,确保灭火器、消防栓等设备齐全有效,畅通消防通道。二是做好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暑期是汛期,容易出现暴雨、雷电、山洪等自然灾害,要切实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储备雨衣、雨鞋、水泵等防汛物资5000件以上,组织防汛应急演练20次以上,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山区景区、河谷景区的监测预警,一旦出现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疏散游客,确保游客生命安全。去年暑期,*景区因突降暴雨引发山洪,由于预警及时、处置得当,成功疏散游客3000余人,未造成人员伤亡,今年要继续保持这种警惕性和应对能力。三是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景区及周边餐饮场所的监管,严格落实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严禁使用过期、变质食品,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暑期前,要对全市景区内及周边的500家餐饮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关停。同时,加强对饮用水的检测,确保游客饮水安全。四是维护旅游治安秩序。增派警力加强景区及周边治安巡逻,严厉打击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为游客创造安全的旅游环境。在游客密集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去年暑期,全市景区及周边共发生治安案件20起,今年要力争下降30%以上。同时,加强对旅游团队的管理,规范导游执业行为,防止发生强迫购物、擅自变更行程等问题。
(二)优化交通组织保障,提升景区周边通行效率。交通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顺畅与否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要提前谋划,精准施策,全力做好暑期旅游交通保障工作。一是精准预判交通流量。结合往年暑期旅游交通数据和今年的旅游形势,对各大景区周边道路交通流量进行精准预判,特别是*景区、古镇等热门景区,要提前制定交通疏导方案。据预测,今年暑期景区日均接待游客将达5万人次,周边道路车流量将达2万辆次以上,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建立交通流量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变化,及时发布交通信息。二是加强运力调度储备。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在暑期高峰期,加密通往重点景区的公交线路班次,延长运营时间。例如,通往*景区的101路公交,平时每30分钟一班,暑期高峰期要缩短至15分钟一班,并延长运营至晚上10点。同时,储备应急车辆100辆以上,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等,一旦出现运力不足情况,及时调配补充。三是完善停车场建设管理。在去年增设10个临时停车场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增临时停车场20个,增加停车位8000个,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停车场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制度,规范停车秩序。鼓励景区与周边企业、学校合作,在暑期开放内部停车场,共享停车资源。例如,景区可以与周边的学校合作,在暑期利用学校操场作为临时停车场,增加停车位500个。四是强化交通疏导管控。在重点景区周边道路设置交通疏导点,安排交警、志愿者等人员进行现场疏导,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和停放。对拥堵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必要时采取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同时,利用交通广播、导航软件等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引导游客错峰出行。去年暑期,*景区周边道路因交通疏导不力,出现了长达3小时的拥堵,今年要坚决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三)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感受。以游客为中心,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让游客在我市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一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游客中心建设,在全市重点景区新建和改建游客中心10个,配备咨询台、休息区、母婴室等设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增加景区内休息座椅、遮阳棚等设施,方便游客休息。完善景区标识系统,规范标识牌的设置和内容,确保游客能够便捷找到景点、厕所、出口等位置。同时,推进适老化和适幼化设施建设,在景区内设置无障碍通道、儿童推车租赁点等,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导游、服务员等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培训内容包括礼仪规范、应急处置、地方文化等方面,暑期前要完成对2000名从业人员的培训。推行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对游客的咨询和求助要热情接待、及时回应。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在景区设置意见箱、开展线上评价活动,对服务质量高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对服务质量差的进行批评教育。三是优化旅游消费环境。规范景区门票价格,严禁擅自提高门票价格或变相涨价。推行门票预约制度,鼓励游客提前线上预约,减少现场排队时间。今年暑期,*景区将实行分时段预约,每天分为4个时段,每个时段接待游客不超过1.5万人,有效避免游客过度集中。同时,规范旅游购物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等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四是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例如,为研学团队配备专业讲解员,提供研学资料;为老年游客提供优先购票、搀扶引导等服务;为亲子游客提供儿童玩具、婴儿辅食等便利。*景区今年暑期将推出“家庭套餐”服务,包括门票、餐饮、住宿等一站式服务,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关注。
(四)创新文旅业态产品,丰富游客游玩消费选择。深入挖掘我市文旅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出更多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旅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一是大力发展融合业态。推进“文旅+研学”,依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打造一批高品质研学基地。*博物馆今年暑期将推出“探秘历史”研学活动,邀请专家为学生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预计将吸引5万名学生参与。推进“文旅+康养”,利用我市的温泉、森林等资源,打造康养旅游产品,温泉度假区今年将新增康养理疗项目10个,提升康养服务水平。推进“文旅+演艺”,在古镇、*景区等推出实景演艺项目,今年暑期将新增2台大型实景演出,每天演出2场,丰富游客夜间文化生活。二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游客更好地感受我市的文化魅力。景区正在建设的“穿越千年”沉浸式体验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再现古代城市风貌,预计暑期将对外开放,每天可接待游客2000人次。同时,在民俗村开发民俗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参与剪纸、刺绣、陶艺等制作过程,亲身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三是推出特色旅游线路。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推出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如“历史文化之旅”“自然风光之旅”“乡村休闲之旅”等。每条线路都要明确主题、特色和行程安排,配备专业导游和舒适车辆。今年暑期,我们将推出“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不同时长的线路20条,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同时,与周边城市合作,推出跨区域旅游线路,吸引更多远程游客。四是培育夜间旅游经济。打造夜间旅游集聚区,在*街区、*湖畔等区域,发展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业态,点亮夜间经济。*街区今年暑期将举办“灯光秀”“夜市文化节”等活动,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1点,预计每晚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同时,完善夜间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夜间治安巡逻和交通疏导,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夜间旅游环境。
(五)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城市文旅品牌影响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文旅魅力,吸引更多游客来我市旅游。一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暑期期间,举办“避暑旅游节”“文化旅游嘉年华”等主题活动30场以上,通过活动聚人气、造声势。去年举办的“避暑旅游节”吸引了周边5个城市的游客参与,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今年要在此基础上,扩大活动规模和影响力。同时,结合传统节日和重大事件,开展特色宣传活动,如七夕节举办“浪漫旅游季”活动,吸引情侣游客。二是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制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文旅宣传视频、图文等内容,提高我市文旅品牌的曝光度。今年暑期,计划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宣传视频200条以上,邀请网红达人、旅游博主来我市采风直播,扩大宣传覆盖面。*景区去年通过抖音宣传,短视频播放量达5000万次,带动游客增长40%,今年要推广这种成功经验。三是加强与媒体合作。与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形式,宣传我市文旅资源和旅游亮点。计划在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等媒体播出我市文旅宣传片10次以上,在《中国旅游报》《*日报》等报刊发表宣传文章50篇以上。同时,与旅游门户网站、在线旅游平台合作,开展专题推广活动,提高我市旅游产品的线上预订量。四是深化区域合作宣传。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文旅合作,建立联动宣传机制,共同推出跨区域旅游线路和宣传活动。今年暑期,将与*市、*市等周边城市开展“区域旅游联盟”活动,互送客源、互推产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组织旅游推介团赴主要客源地城市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我市文旅品牌在客源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强化保障措施落实,确保文旅产业发展任务落地见效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暑期文旅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强化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文旅产业发展和暑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文旅产业发展和暑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落实。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文旅产业发展和暑期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任务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领导小组每月要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市级财政安排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亿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引进等方面。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土地保障,优先保障文旅项目用地需求,对重点文旅项目给予用地指标倾斜。保障文旅项目用水、用电、用气等要素供应,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县(区)今年引进社会资本10亿元用于古镇开发建设,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三)强化督导检查考核,推动工作落实。建立督导检查机制,由市文旅产业发展和暑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督导组,定期对各县(区)、各部门文旅产业发展和暑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结果要及时通报,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约谈问责。将文旅产业发展和暑期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追责问责。去年,*县(区)因文旅工作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市文旅工作先进单位,今年要继续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制定文旅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文旅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与高校合作,开设文旅相关专业定向班,为我市培养专业人才。今年计划培养旅游策划、市场营销、文创设计等专业人才200名以上。同时,引进高层次文旅人才50名以上,给予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强基层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待遇,稳定人才队伍。*市通过引进高端文旅人才,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
(五)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凝聚工作合力。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文旅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交通部门要做好交通保障工作;公安部门要维护好旅游治安秩序;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要广泛宣传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文旅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同志们,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暑期文旅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我市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