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书记在市委巡察整改“回头看”监督检查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市委巡察整改“回头看”监督检查调度会,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巡察整改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我县在巡察整改工作中的成效与不足,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推动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各项整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巡察整改是检验我们政治担当、工作作风的“试金石”,“回头看”更是对整改成效的再检验、再提升。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听取会议内容,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巡察整改“回头看”的重大意义
巡察整改“回头看”不是简单的重复检查,而是对我们政治立场、政治觉悟、政治能力的全面考验。只有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才能以坚定的态度、有力的举措做好各项工作。
此处隐藏9187个字。VIP会员可见
执纪问责是管党治党的利器,也是推动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的重要手段。要坚持有纪必执、有违必查、执纪必严、问责必实,形成强大震慑。只有严肃执纪问责,才能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一是严格执行纪律规定。对在巡察整改“回头看”中发现的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的行为,要严格按照党纪政务处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理,绝不姑息迁就。二是严肃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整改工作不力、问题频发的单位,要严肃追究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对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的领导干部,要进行问责处理。三是对典型案例通报曝光。选取一些在巡察整改“回头看”中发现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进行通报曝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强大的警示震慑效应。四是建立问责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巡察整改“回头看”问责长效机制,明确问责情形、问责程序和问责方式,确保问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加强成果运用,提升监督效能
监督成果运用是监督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充分运用好监督成果,才能不断提升监督效能,推动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向纵深发展。监督成果只有得到有效运用,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是建立问题线索移交机制。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查处,确保问题线索得到及时处理。二是督促整改落实。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向被监督单位提出整改建议,督促其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力的,要进行约谈提醒、通报批评,直至问责。三是完善制度机制。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完善制度机制的建议,推动相关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从源头上防范问题发生。四是强化警示教育。通过对监督成果的分析和总结,选取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四)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水平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监督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要积极探索新的监督方式方法,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监督水平。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一是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监督。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巡察整改“回头看”信息管理系统,对整改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提高监督的效率和精准度。二是开展交叉监督。组织不同单位、不同区域的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交叉监督检查,避免因熟人社会等因素影响监督效果,提高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三是引入第三方评估。邀请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第三方力量参与巡察整改“回头看”监督评估工作,从不同角度对整改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建议,提高监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四是实行“蹲点式”监督。针对一些重点单位和关键问题,采取“蹲点式”监督的方式,深入了解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推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六、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巡察整改成果常态化长效化
巡察整改“回头看”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把巡察整改成果巩固好、拓展好,推动巡察整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提升我县全面从严治党和各项工作的水平。
(一)完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笼子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以巡察整改“回头看”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笼子,从源头上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健全的制度体系是规范权力运行、防止腐败的重要保障。一是修订完善现有制度。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根据巡察整改“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和新形势新要求,及时修订完善不适应、不符合实际的制度,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健全新的制度。针对巡察整改“回头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及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填补制度空白,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加强制度衔接协调。注重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和协调,避免制度之间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形成制度合力,确保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四是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制度的行为,确保制度刚性运行,真正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素质
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巡察整改成果的巩固和拓展。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作风水平。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政治教育培训。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政治忠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等,引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强化业务能力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三是开展作风纪律教育。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严格遵守纪律规矩,做到廉洁自律。四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提高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强化日常监督
日常监督是确保巡察整改成果得到长期巩固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工作的常态化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只有加强日常监督,才能及时发现和堵塞漏洞。一是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巡察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制度的执行情况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二是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深入排查各单位各部门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防范廉政风险。三是开展谈心谈话。定期与领导干部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告诫,防患于未然。四是畅通监督渠道。进一步畅通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渠道,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注重成果转化,推动事业发展
巡察整改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事业发展。要注重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整改促发展、以发展检验整改成效。只有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实现整改的目的。一是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将巡察整改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整改成果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加大民生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把整改成果转化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以巡察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四是把整改成果转化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通过整改,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巡察整改“回头看”各项工作,确保整改任务全面完成、取得实效,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