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道2025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街道半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们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总结上半年工作,查找问题、剖析根源,并对下半年,特别是当前高温汛期的安全防范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刚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同志通报了上半年总体情况,建管科、经发科、派出所、交警中队等部门也分别就各自领域的专项工作作了汇报,我都同意。
总的来看,上半年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守住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属于过去,问题就在眼前,风险无处不在。当前,我们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基础仍不牢固,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安全生产的警钟,必须时刻长鸣。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现实,以“零”为标准清醒审视上半年的短板与不足
此处隐藏2605个字。VIP会员可见
第一,坚持源头治理,实现从“被动整治”向“主动清零”的思维转变。隐患排查整治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从源头上发力,推动隐患治理的闭环管理。一要聚焦重点设施。针对简易升降机、打包机、老旧设备以及企业自制设备等风险点,要开展专项排查,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坚决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二要严管特殊作业。对动火、高处、有限空间、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现场监护到位,严禁无证上岗和违章指挥。三要深化专项攻坚。持续狠抓危化品、冶金工贸、“厂中厂”、社会面小场所、建筑施工、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群租房等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尤其要加强对夜市流动摊贩液化气钢瓶使用、群租房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老大难”问题的联合执法和精准打击,通过查处一批、震慑一片,形成严管高压态势。
第二,坚持科技赋能,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智慧预控”的路径转变。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形势,单靠传统的人工巡查已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向科技要效率、向信息化要战斗力。一要构建智慧预警平台。整合我们现有的各类监控探头、传感器、一键报警等数据资源,探索建立一个街道级的安全生产智慧指挥平台。这个平台要能实现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风险的实时监测、动态评估和智能预警。当某家企业的粉尘浓度超标、危化品仓库温度异常时,平台能第一时间自动告警,并将信息精准推送给监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二要推广智能应用场景。在建筑施工领域,要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深基坑、高支模、塔吊等危险源的动态监控。在燃气、危化品等领域,要积极推广使用物联网传感器,对管线压力、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通过技术手段,把风险发现在萌芽状态。三要创新培训演练方式。探索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沉浸式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让员工在虚拟的火灾、爆炸、有限空间等事故场景中,身临其境地学习应急逃生和初期处置技能,这比看多少文件、听多少遍讲座都来得深刻、有效。
第三,坚持实战导向,实现从“常规演练”向“临战状态”的能力转变。应急能力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必须确保这道防线坚不可摧。一要完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高温、汛期、台风等季节性特点,及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预案不能只是锁在柜子里的一本本文件,要让每一个相关人员都熟知自己的职责和处置流程。二要强化应急力量准备。做好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清点、补充和维护,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要加强对街道、村(社区)两级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拉动演练,特别是要开展不打招呼、不设脚本的“双盲”演练,检验队伍的真实应急响应和实战能力。三要严格值班值守纪律。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一旦发生险情或事故,必须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有效处置,全力保障夏季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说到底是一项“守底线、保平安”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促发展、优环境”的政治任务。责任已经明确,任务已经下达,关键在于落实。希望大家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一失万无”的警醒,抓好“万无一失”的防范。让我们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作风,筑牢我们*街道的安全生产防线,为护航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