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召开这个专题会议,既是一次问题查摆的“解剖会”,也是一场作风整改的“动员会”。上周三,我带着组织部3个调研组跑了7个乡镇、5个县直部门,走了12个项目现场,和23名一线干部、47户群众聊了家常。在XX镇便民服务中心,一位开农家乐的王大姐拉着我的手说:“局长,我想扩建厨房办餐饮许可证,跑了3趟,前两次说材料不全,第三次说系统升级,这都半个月了,眼瞅着旅游旺季要到了,急得我夜里睡不着。”在XX县经济开发区,某新能源企业负责人翻着台账告诉我:“我们的设备进口通关单,按政策10个工作日能办完,可现在卡在某个环节20多天了,每天光滞港费就得多花3000块。”更让我揪心的是,在XX村走访时,有位老党员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村里的水渠修了半年还没通,干部总说‘快了快了’,到底啥时候是个头?”
这些话,像一根根细针扎在心上。近年来,我们通过“作风建设提升年”“担当作为攻坚行动”,干部队伍面貌有了新变化,但刚才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再加上近期收到的127件12345热线投诉、23件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再次警示我们:“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不是“小毛病”,而是阻碍发展的“中梗阻”;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影响党群关系的“大问题”。今天,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顽疾”,撕开“遮羞布”,下狠劲、出实招,坚决打一场作风建设的“翻身仗”。
此处隐藏4059个字。VIP会员可见
第四,打好“制度创新”之战,让“常担当”成为长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关键要靠制度管根本、管长远。要聚焦“责任落实”这个核心,建立“三单四账”制度:“三单”即问题清单(全面梳理群众投诉、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发现的问题)、责任清单(明确每个问题的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整改清单(细化整改措施、量化整改目标);“四账”即整改台账(动态记录整改进展)、督导台账(记录督查检查情况)、问责台账(记录问责处理结果)、制度台账(记录建章立制情况)。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要每月开展一次“回头看”,对整改不力的单位下发“督办函”,对弄虚作假的严肃追责。
同时,要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开通“作风问题随手拍”微信小程序,群众发现干部“三不”问题,可随时拍照上传,经核实属实的,给予50-200元奖励;每季度召开“群众评干部”座谈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对部门作风进行打分,评分结果在电视台、公众号公示,倒逼干部改进作风。
三、压实责任不松劲,全力确保“三不”整治的实际成效
专项整治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在“责任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一要以上率下领责任。县级领导要带头包联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每月至少开展2次“下沉式”调研,现场解决“中梗阻”问题;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整治方案,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部署、抓督促、抓落实;各乡镇(街道)要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问题清仓见底。
二要协同联动聚合力。组织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督查指导;纪委监委要强化监督执纪,对违纪违法问题“零容忍”;县委宣传部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支持整治、个个参与监督”的浓厚氛围;县政务服务中心要做好流程优化的技术支撑,确保各项便民措施落地见效。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各自为战”,形成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跟踪问效抓落实。县委将把专项整治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核,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从9月份开始,每半月召开一次整治工作推进会,通报进展情况;12月底前,开展“回头看”评估,对整治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整治不力、问题反弹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情节严重的严肃问责。
同志们,“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既是回应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工程”,更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希望工程”。让我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闯劲,坚决打赢这场作风建设攻坚战!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