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上的发言

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条例》的出台,正是将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制度规范的具体实践。从公款消费到资源节约,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铺张”,《条例》以12章65条的篇幅,系统覆盖了党政机关运行的全链条、各环节,本质上是通过制度刚性约束,确保党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策部署在各级党政机关落地生根,推动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第二,《条例》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必然。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从延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勤俭建国”的方针,再到改革开放后“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要求,节约精神始终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条例》的出台,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中“答卷人”的警醒——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更要警惕“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风险,以制度形式将“节约”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第三,《条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经济恢复仍需爬坡过坎,财政收支紧平衡成为常态。党政机关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每一项开支都关乎群众获得感。《条例》通过规范经费管理、公务接待、会议活动等关键领域,推动党政机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腾出更多财力用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国之大者”,这既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具体体现,更是以“机关紧日子”换取“群众好日子”的责任担当。
此处隐藏2740个字。VIP会员可见
节约型机关”“绿色办公”等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双面打印、随手关灯、光盘行动”等微习惯,让节约成为日常自觉。要注重挖掘身边的节约典型,通过“节约标兵”评选、事迹宣讲等方式,用“身边人、身边事”带动更多人参与节约。同时,要发挥党政机关的示范作用,通过政策宣传、公益广告等形式,向社会传递“节约光荣”的价值导向,推动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处处节约”的社会风尚。
同志们,“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条例》不仅是一部“约束之法”,更是一部“奋进之法”。让我们以此次学习研讨为契机,以《条例》为行动指南,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全过程,以优良作风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是我的交流发言,不足之处,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