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县政法委书记在政法系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2025-07-05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县政法委书记在政法系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县政法系统应急处突能力建设培训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面提升全县政法系统应急处突工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应急处突能力是政法系统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核心本领,是应对各类突发风险挑战的关键支撑。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社会矛盾多发高发、风险隐患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各类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不断增强,对我们政法系统的应急处突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就加强应急处突能力建设,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应急处突“思想根基”

此处隐藏5020个字。VIP会员可见

  科技是应急处突工作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加大对应急处突科技研发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推广应用先进的应急处突技术和装备,如智能生命探测仪、无人机集群监测系统等,切实提高应急处突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应急处突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应急处突信息系统,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突发事件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提升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此外,还需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智能监测网络,实现突发事件的早期识别与预警;运用AI算法分析海量数据,提高分析研判能力;搭建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增强决策指挥能力,全方位为应急处突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完善协同机制,凝聚应急处突“强大合力”

  应急处突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我们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协同机制,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军地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强大合力。

  (一)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应急处突工作的强大合力。公安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管控、治安维护和案件查处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工作;卫生健康部门要做好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保障应急物资和人员的运输畅通;宣传部门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除公众恐慌。各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区域联动,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强与周边县(市、区)的应急处突区域联动。首先,建立健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通过搭建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打破地域壁垒,实现应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处置,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各区域能快速响应、无缝对接。其次,常态化开展区域间的应急演练和交流合作,定期组织多部门、多领域的实战化演练,复盘分析典型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区域应急处突协同作战能力。最后,建立区域应急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根据不同区域的风险特点和实际需求,科学规划物资储备种类与数量,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应急物资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切实提高区域应急处突保障能力。

  (三)深化军地协同,发挥独特优势

  军队和武警部队是应急处突工作的重要力量,具有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独特优势。在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重大任务中,其快速反应和专业处置能力多次经受住实战检验。要加强军地应急处突协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军地应急指挥协同、信息共享、资源共用、联合演练等机制:通过搭建统一指挥平台,实现军地指挥体系无缝对接;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实时共享的应急信息数据库;统筹调配军地物资装备,形成资源互补格局。同时,要常态化开展军地应急救援队伍合作训练和联合演练,围绕地震救援、防汛抗洪等典型场景,磨合协同流程,提升应急处突协同作战能力。此外,还需完善军地应急物资保障和后勤支持体系,设立军地联勤保障中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动态调配机制,为军队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处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动员社会参与,构建共治格局

  人民群众是应急处突工作的主体和基础。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矩阵,通过社区宣讲、短视频科普、应急演练等多元形式,开展常态化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公众的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应急处突工作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突工作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表现突出的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给予表彰和政策倾斜;简化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突的审批流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突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措施。同时,要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处突工作的管理和引导,通过定期培训、资质审核、动态监管等方式,规范社会力量的应急处置行为,确保社会力量在应急处突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六、严格责任落实,织密应急处突“责任网络”

  责任落实是做好应急处突工作的关键。我们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干部的应急处突责任,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应急处突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明确责任分工,构建责任体系

  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工作责任体系,明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是应急处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统筹全局、靠前指挥;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应全程跟进、具体落实;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应急处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抓好内部协调与任务执行。要将应急处突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围绕响应速度、处置效果、舆情应对等维度细化考核指标,制定涵盖组织领导、预案执行、物资保障等方面的考核标准,通过季度督查、年度考评确保应急处突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应急处突工作责任清单,运用流程图、任务分解表等形式,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干部在风险排查、应急响应、善后处置等环节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杜绝责任盲区。

  (二)加强督查考核,确保责任落实

  要加强对应急处突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建立“全周期、立体化”督查考核机制。通过"四不两直"实地检查、大数据动态监测、第三方专业评估等方式,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应急处突预案完善度、物资储备情况、实战演练成效等工作开展“穿透式”督查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并实施销号管理。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应急处突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通报表扬、颁发荣誉证书、绩效奖励等方式树立标杆;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规定,采取约谈、诫勉、组织调整等措施严肃问责。同时,健全应急处突工作责任倒查机制,对因责任悬空、措施虚浮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启动追责程序,做到一案双查、失责必问,倒逼责任链条闭环落实。

  (三)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舆论引导是应急处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危机、稳定社会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建立健全全流程、多层次的舆论引导机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信息发布预案,通过官方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多渠道,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用事实回应公众关切,以专业解读消除公众恐慌。同时,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定期开展新闻通气会,积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发挥媒体正向传播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需构建“技术监测+人工研判”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24小时动态追踪舆情,对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做到“发现即处置”,通过依法打击、权威辟谣等方式,维护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

  同志们,应急处突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处突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此次培训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不断提高全县政法系统应急处突工作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