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党(工)委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区委的安排,我们在此举办为期一周的党(工)委培训班。举办此次培训班的宗旨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方位提升党务干部的履职素养和工作能力,从而促使基层党组织在全区的各项重点工作,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基层党组织犹如党在社会基层的坚固堡垒,是党开展全部工作、发挥战斗力的基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全面彰显。所以,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大抓基层的方向,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水平,将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堡垒,切实保障党和国家政策的有效施行。稍后,我也会进行专题辅导,在此就不过多展开。区委组织部和区委党校精心组织的这次培训,紧密围绕当前基层党组织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涵盖政策解读以及具体工作的思路方法等内容,希望各位学员珍惜此次机会,切实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此,我提出四点要求。
此处隐藏2491个字。VIP会员可见
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基层党组织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党(工)委书记要勇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新方法,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一)创新工作理念。要突破传统党建工作的思维定式,树立开放、融合、共享的党建工作新理念。将党建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党建工作的智能化水平;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其他领域的先进党建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创新转化;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党建工作的策划与实施,形成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格局。
(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建工作机制。例如,探索建立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协同机制,使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党员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完善党建工作的评估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方法,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工作内容。在党建工作内容上不断创新,使其更贴近党员群众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脉搏。除了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组织建设外,可以增加一些与党员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党建与心理健康、党建与文化传承等;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如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开展主题党建活动,提高党员群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
四、心系群众,尽心尽责坚守“主阵地”,在工作落实中“有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基层党组织扎根基层,与群众紧密相连,必须时刻将群众放在心中,解决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增强服务效能。基层党组织直接服务群众,必须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正确的政绩观,慎重决策、谨慎用权,把服务群众视为基层治理的核心目标,将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要政绩标准。构建长效的为民服务机制,解决群众关心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作用,拓宽涉及群众就业、就医、入学、社保等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渠道,将群众生活中的水电燃气、通信供暖、老人照料等纳入服务范围,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优化队伍素质。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离不开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一方面,为基层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其合理待遇,帮助他们改进作风,提升经济发展、改革创新、依法办事、矛盾化解、群众引领等多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统筹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任用,选派优秀人才到基层一线,优化基层骨干队伍结构,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强化考核管理。党建工作责任的落实离不开有效的考核机制。要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规划、部署、推进和考核,抓住党建责任这个关键,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运用追责问责手段,建立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细化考评内容、标准和程序,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或部门的绩效管理,强化考评结果的应用,确保党建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要保证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可操作性,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传统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发展。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根基所在,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大家要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积极适应新形势,强化理性思维,开拓创新地开展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协同发展。希望大家将此次培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