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调研报告

2024-02-22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教育,一直是我国劳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在劳动技能教育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同时,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依旧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本文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内涵、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路径三个方面入手展开探究,以期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发展。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内涵

  劳动是人们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一是劳动创造了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但是劳动的作用还远远不止于此,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瑞典生物学家林耐认为“人猿同祖”,但是在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产生迫使人们以一定的方式交换劳动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关系,从而产生了人类社会。也正是因为劳动,使人类告别了刀耕火种的蒙昧时代,使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康庄大道。 

此处隐藏3196个字。VIP会员可见

  4.从载体层面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进行自觉自发的劳动观教育。虚拟社会是一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形式,虚拟社会以其自身的虚拟性特点区别于现实社会,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它的现实性功能。虚拟社会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其能对现实社会产生实在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新媒体的出现和兴起。因此,积极发掘新媒体的优势并学会合理运用这些优势来提升劳动观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当务之急。一是从制度层面出发,积极推行网络实名制,敦促各大新媒体平台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加强内容的审核并根据实名信息进行内容推送,信息推送应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教育要求。二是新媒体平台需要积极响应号召,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劳动观网络教育环境。当下,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入驻新媒体阵地,各党团组织也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开辟了自己的宣传窗口。在此过程中,亟须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积极协助,为正确劳动观在新媒体中的传播保驾护航。由此,大学生才能在不断接受具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核的新媒体信息中自觉地培育和完善自身的劳动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