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调研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实践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进一步坚定不移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我国社会治理取得巨大成就,新的社会治理体制基本形成,社会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维护,平安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10月19日,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的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上,公安部通报,10年来,我国刑事案件、安全事故等“五项指数”大幅下降。2021年,杀人、强奸等八类主要刑事犯罪、毒品犯罪、抢劫抢夺案件、盗窃案件立案数和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交通事故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64.4%、56.8%、96.1%、62.6%和59.3%。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升,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一、深刻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
此处隐藏7594个字。VIP会员可见
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专门指出,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创建一批“枫桥式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公安机关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才能不断夯实事业发展根基,进而发挥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建立落实面向实战、倾斜基层的导向和机制,纵深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地驾驭社会治安局势,不断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市公安机关结合乡镇分布的实际情况,在农村地区根据需要设立中心派出所,建立完善相邻派出所、派出所与界面警务站协作机制。引入激励机制,推进警力下沉,推动机关警力重点向派出所前置,利用职级套改为有效杠杆鼓励民警下沉社区,力争实现两个40%。在实践中,则更加注重资源整合,在相邻派出所之间推行区域警务协作机制,以一个中心派出所为警务区牵头单位,统一协调相邻派出所警力、勤务工作。还注意完善警种支援派出所机制,有效充实基层派出所参与社会治理力量,公安派出所预防打击犯罪、保一方平安的基层多功能战斗实体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2023年,市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7.99%,较去年同期提升0.49个百分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