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子内部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监督既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约束,又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爱护。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同等水平,共同工作的同志在一起,这个监督作用可能更好一些。领导干部的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所以说来自身边的监督最管用。
通过调研,当前县区乡镇、部门班子内部监督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缺乏”。
一是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缺乏监督与被监督的意识。体现在:着重看工作干的怎么样,而忽视了解班子成员所思所想;现实中,由于“一把手”权力较大,特别是在个人升降去留,任务分工等重大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很大程度由“一把手”掌握。这种利害关系,使班子成员在监督“一把手”上心存顾虑,副职不敢也不愿意监督,从而导致班子内部监督的作用失之于软。
此处隐藏3253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执行。制度的建立健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制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兑现落实。要通过学习和引导,使班子成员不断增强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明确党的制度就是党的纪律和法规,违反党的制度,就是违反党的纪律。从而使大家树立按制度办事情,按制度处理关系的观念,自觉执行党的各项制度。二是要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为了维护制度的权威,发挥制度的威力,坚决改变执行制度“弹性过大,灵活性太多,原则性不够”的现象。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关键要健全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永葆生机和执政能力的制度保证。少数领导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大多是同违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分不开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首先必须从程序上、内容上完善相关制度。尤其是目前要完善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的具体制度,切实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重要问题,班子成员都应当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决不能让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等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做出决定。三是要以一把手的良好素质保证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在一把手。一把手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观念,把维护制度、执行制度作为衡量自己党性的基本要求。要克服特权思想,增强公仆意识,以身作则,处处起表率作用。四是要加强对落实制度的检查指导。上级党委和领导机关要定期检查、讲评、通报下级班子执行制度的情况,并把其列为考核领导班子的一个重要内容。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