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培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农机社会化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关乎粮食稳定安全供给,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2024年以来,*市依托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了一批市场运营、政府支持、平战结合、指挥高效的区域性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区域农机服务中心”)。近期,*市农机中心深入调研全市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的基本情况、主要功能、经验做法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形成分析报告,供参阅。
一、基本情况
目前,*市建成10家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其中:X市级2家、县级8家),从业人员380余人,年度农机服务收入6000余万元,作业面积达到30万亩,覆盖了主要粮食产区,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服务网络,为周边农户提供了便捷的农机作业服务,有效提升了X市区域农业机械化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2024年,X市承担实施了省级农村改革试验任务“提升防灾救灾能力暨加快培育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为X市农机系统唯一。
此处隐藏2874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一是增强服务能力。鼓励机手带机入社、利用购机补贴政策支持直接购置机具等方式,更新提升农机装备。特别是X山地丘陵地区,引进推广小型适用机械,增强服务中心硬实力,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二是拓宽服务功能。引导农机合作社等服务实体,根据农民需求,开展规模化作业、销售维修、农资经营等服务项目,鼓励支持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托管服务、“订单式”作业,大力推进新型农机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步伐。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搭建“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供、产、销”一体经营的良性循环,为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强劲动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