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中心组发言:营造好环境,让躺平干部站起来干起来

2024-03-18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中心组发言:营造好环境,让躺平干部站起来干起来

  时下,躺平式干部进入社会公众视野,特别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躺平”本来是网络词汇,现在用来表示部分人看淡竞争、主动追求低欲望的生活。现实中有一些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和主动性,追求舒适和安逸,不愿承担责任和挑战,丧失信心和斗志,面对任务躲躲闪闪消极应付,不论是主观上不想干不会干,还是客观的不能干不好干,都会使工作效率和干部形象受到影响,都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损害,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的亵渎,对国家治理效能的拖累。把脉干部躺平因素,必须精准施策、综合发力,着力营造公平公正和健康向上的生态机制,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切实让躺平干部真正站起来跑起来。

  强化党性教育,增强内生活力,营造不想躺的环境。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是党员自觉地主动地用党性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备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及其一切优良品质和美德。躺平式干部思想滑坡,内生活力不足,亟待党性教育来改造。一是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断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不断增强学懂弄通做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用深刻的道理学理哲理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二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融入平时,始终做到在党爱党为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让敢为善为、争先创优的精神融入血脉。三是抓好宗旨意识教育。坚持人民至上观念,强化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扑下身子做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四是抓好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教育引导干部在工作上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对本职工作充满热爱和激情,树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 

此处隐藏1074个字。VIP会员可见

  注重心理疏导,矫正认知偏差,营造“不愿躺”的心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理问题通过心理疏导成效会更显著。一些躺平式干部心理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疏导,使其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工作环境。一是由于嫉妒和盲目攀比,得“红眼病”心理而产生躺平。一些人面对职务晋升和评先评优等,不顾自身条件,脱离实际去比,结果“人比人,气死人”,怨天尤人,选择躺平。这就要疏导他们放大格局、放宽心胸,保持宁静自然的心态面对名和利,不为得失而纠结,不为失意而后悔,多学别人的长处,多长自己的才干。二是由于工作压力大,得“上班恐惧症”心理而产生躺平。首先疏导他们树立统筹观念,把每天手头上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任务,在八 小时之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同时,放下包袱、满怀信心做好本职工作,并向先进典型看齐,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保持“为党工作,苦累我心甘”之心态。三是由于对待批评和挫折时甘愿堕落,得“破罐子破摔”心理而产生躺平。这就要疏导他们面对挫折和批评时,认真进行反思反省,总结经验和教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坚信自己在哪里跌倒一定能在哪里站立,重塑全新的自我。四是由于年龄到杠、职务到头等原因,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理而产生躺平。这就要疏导他们明白这种消极混日子的心理与新时代格格不入,老同志当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做到工作激情不衰、锐气不减,站好最后一班岗、奉献最后一分热。同时,充分发挥好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把智慧和工作经验手把手心贴心传授给新同志,用满满的正能量促进年轻人快速成长。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