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典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仅是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各级政府积极落实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企业营商环境大幅优化提升。近年来,**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强化数字赋能、打破行政壁垒和创新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地推动了政务服务一体化,提升了政务服务质效。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此处隐藏1566个字。VIP会员可见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务服务及监管方式。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转变观念,优化政务服务方式。一是构建“保姆式”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精准贴心服务。**市持续完善并落实“三同三会三员三办”企业服务制度体系,全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政企圆桌会、企业特派员、首席服务官、市县领导挂点联系企业等制度,从政策宣传、社企政务服务、银企对接、政策兑现、产业培育等多方面为企业和项目全程提供“专家+管家”的“保姆式”服务,实现企业帮扶的全覆盖、常态化。建立“帮代办”服务机制,依托帮办代办平台实现部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一事通办”,建设办事大厅帮代办窗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包括办税、工程报建、社保等服务事项。二是加强审管互动衔接,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深化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除特殊情形外,每月1至25日各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不入工业园开展涉企执法检查,推动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规范化。动态调整“轻微违法不罚”、“初次违法不罚”等免罚清单,给予市场主体自我纠错机会,推动行政监管有力度更有温度。三是加强专项治理,完善涉企问题解决机制。**市围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方面,常态化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服务单位吹哨、职能单位报到”涉企问题解决工作机制,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