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近年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全力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亮剑出力、保驾护航。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扛起法治建设政治责任
此处隐藏3431个字。VIP会员可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积极引导全市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一是科学谋划制定“八五”普法规划。研究制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责任分工方案》和普法责任清单,对300余部法律法规的普法任务进行分解,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的各方面、全过程。目前,全市获国家、省命名的“民主法治示范县、乡、村”达到27个。二是打造“传统+新媒体”的普法宣传阵地。在**电视台开设《三燕普法》栏目,借助群众身边真实案例,通过法治新闻、以案说法、典型案例等特色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在广播电台开设《法治人生》栏目,为百姓解读宣传劳动保障、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等生活常用法律法规;录制《民法典与您同行》普法栏目267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由律师全面解读,有效提高民法典的普及受众面。同时,大力开拓微视频、融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普法阵地,积极打造“互联网+法治宣传”普法新模式。全市创办新媒体普法微信公众号8个、普法微博8个、普法抖音号8个,受访量合计达到75万余人次,新媒体普法阵地已初具规模。三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市建成法治文化基地8处,村(社区)法治微广场190处,法治文化阵地的引领示范作用初步显现。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普法活动,联合律协、作协、书协、女子学校等社会组织,组建13支“法治文化轻骑兵”队伍,创作接地气、有特色的普法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治书法展,广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创作,展出作品200余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