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社会工作部部长在基层治理工作会议暨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推进会上的发言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为基层减负相关要求,积极整合资源、统筹力量、重心下沉,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一、厘清权责、减负松绑,在权责不清上明方向。着力解决基层“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的问题,切实为“车”减负。扩能增效厘清权责。持续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建立简约高效的行政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2024年乡镇机构改革后内设机构和事业单位总数从改革前的177个减至141个,减少36个,精简20.34%。遵循“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确保基层资源和事权相匹配。化繁为简赋能增效。印发村(社区)组织依法履行职责清单、协助政府工作和不应承担事项清单、村(社区)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不应由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清单,明确了村级组织依法履职事项21项,依法协助配合事项11项;社区依法履职事项24项,依法协助配合事项29项;不应承担事项各7项。清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明确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外部显著位置对外标牌数量一般不超过6块,把应减之负和应负之责厘清楚,让基层做该做的事、做能做的事。改进方法科学考评。改进基层考核评价。制定《2024年督查检查考核计划事项表》,对全县性重点工作纳入督查计划,面向基层开展的督查检查考核,50%以上采取“四不两直”检查和随机抽查,切实减轻基层迎检迎考负担。严控“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严格从乡镇借调干部程序,确保基层有人干事、有精力办事。
此处隐藏775个字。VIP会员可见
理基础。完善优化县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专题会议对重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和协调,构建统一领导、各方协调、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按照“一支部一方案”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全面整顿和“回头看”,持续巩固整顿成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健全“行政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村党组织体系,督促社区、学校、医院、企业等基层党组织把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建在楼宇、科室、年级组及车间、班组上,将辖区内的人、地、物、事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火车头”和党员“主心骨”作用,按照“紧贴服务对象、延伸到边到底”和“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构建“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组织驻区单位党员主动对接社区党组织落实“双报到”制度。各社区采用“线上+线下”协同、“多元+多样”协商、“常态+长效”协作、“共驻+共建”携手的方式,依托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政策、答疑解惑。探索建立“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的四级联动机制,形成组织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抓、人员联动的社区“大服务”格局。推动货运司机和快递员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文明创建,组建县交通运输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我先行,同心共创文明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所在党群服务中心相关工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