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党员发展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基础工程。”近年来,**县严格落实党中央“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的“生命线”,强化源头共育、过程指导和联动监管,系统构建了“选、育、管”一体的全链条监管闭环,有力确保了党员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2023年,全县新发展党员中35岁以下党员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比分别较2017年提升20.5和16.1个百分点,典型案例获评2024年全省组织系统统计分析报告三等奖。
一、坚持“选好苗”,做到“分级建库+动态调整”,把好发展党员“源头关”
此处隐藏3381个字。VIP会员可见
一是跟踪成长,贴心关怀助前行。构建党员成长跟踪体系,从党员发展之初直至其在组织中不断成长的全过程,都给予密切关注与贴心关怀。党支部指定专人作为党员成长导师,定期与党员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其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惑与需求,并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在党员面临重要人生节点或工作挑战时,如职业晋升、家庭变故、重大项目攻坚等,党组织及时介入,组织相关人员为其提供心理疏导、经验分享、资源协调等支持服务,陪伴党员度过艰难时刻,助力其顺利成长。同时,建立党员成长档案,记录党员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与面临的问题,为党组织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与关怀措施提供依据。二是排忧解难,凝聚人心增归属。积极主动为党员解决实际困难,让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与依靠。在工作方面,当党员遇到职业发展瓶颈或工作压力过大时,党组织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其提供专业培训、工作调整建议或团队支持等,帮助党员突破困境。对于生活中遭遇困难的党员,如经济困难、住房问题、子女教育等,党组织发动党员互助基金、爱心捐赠等活动,筹集资金与物资给予援助;同时,协调相关部门或社会资源,为党员争取政策优惠或社会救助,解决其燃眉之急。通过实实在在地为党员排忧解难,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与忠诚度,使党组织成为党员坚实的后盾与温暖的港湾。三是文化滋养,厚植情怀固根基。注重党组织文化建设,以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滋养党员心灵,培育党员对党组织的深厚情感与文化认同。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党史知识竞赛等,让党员在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组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如文艺汇演、运动会等,增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与友谊,营造轻松和谐的组织氛围。此外,鼓励党员参与党组织文化创作,如编写党建故事集、创作党建歌曲、拍摄党建微视频等,让党员在文化创作过程中深入挖掘党组织的内涵与价值,进一步增强对党组织的热爱与敬意,使党组织文化深深扎根于党员心中,成为凝聚党员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