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局长围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形式主义,犹如无形的“枷锁”,长期束缚着基层干部的手脚,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关乎着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关乎着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关乎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接下来,我将围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一主题,从五个方面与大家深入探讨。
一、追根溯源,洞察形式主义在农业农村领域的“病灶”
(一)会议文件“泛滥成灾”。一是会议冗长繁杂,效率低下。“层层开会、层层传达”成了常态,许多会议缺乏实质性内容,领导讲话长篇大论,多是重复上级文件精神,没有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举措。而且会议时间安排不合理,常常占用基层干部大量的工作时间,导致他们无暇顾及田间地头的实际事务。比如,为了传达一个关于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的文件,从市里到县里,再到乡镇,层层召开会议,每个会议都要耗费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等基层干部回到工作岗位,黄花菜都凉了,推广工作的最佳时机也错过了。二是文件数量众多,质量堪忧。“以文件落实文件”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部门为了显示对工作的重视,不管文件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一股脑儿地往下发,导致基层干部被文件“淹没”。有的文件照抄照搬上级文件,没有结合本地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基层干部看了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如何落实。据不完全统计,基层干部每周收到的各类文件多达数十份,其中相当一部分文件对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此处隐藏5195个字。VIP会员可见
(二)带头精简会议文件。一是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会议审批制度,严格控制自己分管领域的会议数量和规模。对于可开可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对于能够合并召开的会议一律合并召开。在召开会议时,要严格控制参会人员,避免无关人员陪会。同时,要带头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确保会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精简文件数量,提高文件质量。领导干部要带头精简文件,对于没有实质性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在起草文件时,要严格把关,确保文件结合本地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文件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长篇大论和官腔官调。同时,要带头推进文件电子化,减少纸质文件的印发。
(三)带头抵制形式主义。一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树立正确导向。领导干部要带头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要敢于批评、敢于纠正。要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注重工作实绩,不把精力放在做表面文章上。在考核评价干部时,要以工作业绩为主要依据,避免单纯以材料、台账作为考核标准,引导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实际工作上。二是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抵制形式主义。要引导身边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做到务实高效、廉洁奉公。对于身边工作人员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防止问题蔓延。
同志们,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为农业农村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