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习“两带来”素材及发言材料

一、“两带来”问题素材
(一)我在基层工作中发现的、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问题:关于*县*镇“和美乡村”建设“表里不一”,产业融合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基本情况:近年来,我们*镇在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大力投入,完成了主干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整治、文化广场修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村庄的“面子”焕然一新,在多次上级检查中获得好评。然而,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在日常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光鲜“面子”之下,发展的“里子”却支撑不足,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这集中体现在产业融合发展后劲乏力上。具体表现为:
此处隐藏4376个字。VIP会员可见
针对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各自为政、缺乏协同的问题,系统观念同样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思路。乡村建设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些工作不能孤立开展,而要形成协同效应。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能仅考虑道路修到村口,还要思考如何与产业发展相衔接,让农产品能够顺畅运输出去,让游客能够便捷地走进来。这就需要交通、农业、文旅等部门协同规划,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格局。在公共服务提升上,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不能各自为政。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医养结合”模式,将乡镇卫生院与养老院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上,让村民“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和村民的获得感。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二者可以有机结合。我们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这是宝贵的财富。可以通过开发“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将古村落、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串联起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传承了文化,还能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相互转化。这需要生态环境、文化旅游、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共同挖掘、保护和开发这些资源。为了实现这种协同共进,我们要建立健全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情况纳入考核指标,激励各部门主动沟通、密切配合;另一方面,要搭建沟通协调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乡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形成合力,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打造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的党校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我完成了一次思想方法的重塑。我带着问题而来,更将带着思考和方法而归。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坚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努力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镇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