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落实存量和增量政策,坚定不移稳运行、促发展、保民生,坚持不懈强管理、防风险、优服务,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狠抓收支强基础,全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坚持把增收节支作为财政工作永恒主题,市市县各级财政都把稳收支、保运行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一方面,在收入上“挖潜力”。优化收入专班机制,完善财政收入“日监测、月报告、定期预测”制度。积极协同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出台我市矿业权出让征收实施办法,合理规划矿业权出让,依法依规进一步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扎实推动财政增收。今年以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541.7亿元,增收62.4亿元。同时,紧密关注中央政策动态,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对接沟通,最大努力争取中央支持。今年以来,中央下达我市转移支付资金超过2600亿元。另一方面,在支出上“紧日子”。进一步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勤俭办一切事业。在全国率先以两办名义印发坚持厉行节约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意见,修订完善市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开展过紧日子评估并强化结果应用。加强“三公”经费支出事项必要性、合理性审核,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管理,今年以来,市级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连续11年只减不增,有效形成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共识和良好氛围。相关做法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
此处隐藏4358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筑牢风险防线,守稳财政运行底线。健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风险防控体系,政府债务率控制在110%警戒线以内。建立专项债项目收益平衡动态监测机制,组建30亿元偿债准备金,确保债券本息按期兑付。强化基层“三保”预算审核,对困难区县实行国库资金留用比例上浮政策,兜牢基层运转底线。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重点查处虚列支出、挤占挪用等违规行为,建立“红黄蓝”三级预警台账,问题整改率实现100%。完善财会监督协同机制,联合审计、纪委监委开展“穿透式”检查,对35家重点单位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抽查。深化财政内控标准化建设,推动预算管理、资金拨付等18项高风险业务全流程嵌入智能风控节点,筑牢资金安全“防火墙”。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