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市创新体系持续健全,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效能显著增强。重组入列全国重点实验室9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3万家、2.9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59亿元;5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区域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全市创新发展呈现强劲态势,成效更加彰显。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创新平台体系持续夯实。锚定粮食安全、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关键领域,强化科技实验室建设支持。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9家(牵建6家,参建3家),总量增至22家。启动2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工作。建成第五批1家市中试基地,总数达6家,实现11条重点产业链全覆盖,累计开展中试项目223项,输出新产品136个,实现中试服务收入3.1亿元。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入网仪器1069台(套),累计服务超5万次,设备年均有效工作机时由2018年的598小时提升至947小时。
此处隐藏3429个字。VIP会员可见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创新生态优化行动。聚焦“教科人一体改革堵点”和“四链融合生态不完善”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容错机制”,允许科研人员以技术入股形式享受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升至70%。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扩大“科创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至20亿元,开发“专利贷”“研发贷”等特色产品,惠及企业500家以上。同时,加强创新要素保障,实施“顶尖人才团队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领军人才10名,新建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家,推动形成“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企业走、政策跟着需求走”的良好创新生态,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