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老文秘,一家专业的公文网站!

QQ群
手机版
我要投稿

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

2024-02-22 投稿人 : 佚名 围观 : 0 评论
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我们党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法治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的时代精华,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法治思想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法治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在于,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问题进行了专章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涵。

此处隐藏6975个字。VIP会员可见

  (五)德法融促的治理方式。法律是道德的保证,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任何法律条文只有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才能得到相对彻底的认可和遵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道德建设的诉求日益强烈。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把法律制裁的强制力量和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硬性的律令与柔性的规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出了“德法融促”的治国理政思想。概而言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深刻内涵。一方面,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发挥道德“教化育人”和“滋养法治”的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另一方面,以法治承载道德的理念,以法律法规为道德建立可靠的制度支撑,“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特色和实践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为民情怀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思考。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内涵,并以之指引新时代法治中国实践,必将激发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法治中国建设的巨大热情,引领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的新境界。

  同志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奋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