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不辞苦 吹尽黄沙始成金——例说经验材料的提炼

“文章合为时而著”,经验材料作为一种应用写作,只有合时、合事、合地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一篇言之无物、无济于事的文稿毫无价值,一篇能解决当下痛点、阻点、难点的文稿方为上乘之作,一篇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的文稿才有意义。现实中,有的文稿只重视形式美,而忽略了内在的价值提炼;有的文稿即使进行了提炼,也存在提炼不准确、不到位、不深刻的问题,让文稿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下面将某开发区改革经验总结材料的修改过程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经验材料的提炼之道。
今年以来,××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以规范机构设置为契机,对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度调整和变革,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支持,取得不少经验。为了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深化改革成果,市委编办组织人员深入挖掘提炼,经过多轮思想迭代,三次不断的颠覆、调整和升华,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总结。每一稿对经验材料的小标题提炼情况如下:
第一稿××市“六调六变”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调整管理机构数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
二是调整园区功能定位,变“遍地撒网”为“主攻工业”。
三是调整社会事务主责,变“大包大揽”为“主抓经济”。
四是调整领导兼职方式,变“多层管理”为“集约高效”。
五是调整机关编制类型,变“以人就编”为“人编匹配”。
六是调整审批管理权限,变“权责不匹”为“放权赋能”。
以“调整×,变×为×”为小标题,结构对称,样式新颖,形式非常美。有的作者为了追求这种外在美,不惜生编硬造,甚至以文害意,容易忽视内容选择、经验提取。文章思想美才是真的美,不能过分追求形式美、语言美、结构美,忽视了关键和核心的思想美。文稿从管理机构、园区功能、社会事务、领导兼职、机关编制、审批管理权限六个方面归纳,逻辑不够合理。由于没有按照一条明确清晰的逻辑线条来组织材料、分类分层,谋篇中缺乏全局思维,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生拉硬扯凑成一体。尤其是管理机构和领导兼职属于机构设置,从机构数量到管理权限,说得多,但不完整,层次也不够清楚,相互之间还存在交叉情况,如社会事务的管理就属于功能定位。
第二稿××市“三减两加”助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机构设置上做减法,推动开发区布局规划更加合理。
二是在职能配置上做减法,推动开发区主责主业更加聚焦。
三是在管理层级上做减法,推动开发区发展运行更加自主。
四是在产业布局上做加法,推动开发区功能定位更加精准。
五是在放权赋能上做加法,推动开发区便民利企更加高效。
文稿通过“三减两加”进行统领,逻辑看似理顺了,但深入一看,只是为了外在的一致东拼西取、无中生有,没有抓住核心的问题所在,没有体现出改革的关键要义和绝招绝技。如机构布局是否合理,不能单纯以机构的减少多少来判断。又如“在产业布局上做加法,推动开发区功能定位更加精准”前后矛盾,开发区必须明晰首位产业,而不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和“装进篮子都是菜”,若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聚集程度将更低。文稿内容和形式都很规范,但内容不深刻,思想不深邃。好的小标题提炼要准确、简明、新颖,必须突出内容要点和本质。
第三稿××市三转变深化开发区改革
一是转变开发区功能定位(由大包大揽向主抓经济转变;由遍地撒网向主打工业转变)。
二是转变开发区管理体制(由多层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由事业管理向行政管理转变)。
三是转变开发区发展模式(变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由权力集中向赋能发展转变)。
文稿将六个调整概括为三个转变,语言朴实,表达精准,站位更高、思路更清、脉络更明,展现出新意和独到的观点。分别从功能定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提炼,而这三个方面正是当前开发区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如在功能定位上,很多开发区都在办社会,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开发区,更是一个“大杂烩”,只要是企业都可以进入。开发区既抓经济发展又管社会事务,以机关的方式来管理园区,用行政的思维来发展园区是一个通病,也是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现实困境。文章从园区发展中最直接、最关键、最急迫的问题入手,这也是大家最关心、最想学习了解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归纳总结,发现破解之策,探索发展之道,是最为可贵的。
修改是写作的重要部分,好文稿都是改出来的。经过反复修改,认真打磨,深度提炼,最后从沙中炼出黄金。此文通过修改得到大家的好评,达到文以载道、以文教人的目的。对此笔者有三点感悟。
一是经验材料首在内涵的统一。文章撰写必须厘清主体内容的逻辑顺序,树立一个主题思想,围绕一条主题主线来谋篇布局、组织材料、精深加工。小标题应当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来拟写,做到提纲挈领、层次清晰。小标题是服从、服务于主题的,必须紧扣主题主旨进行撰写,最好是从小标题就可以领略到文章的精髓。
二是经验材料贵在精髓的提炼。文稿不只是写事实、写方法、写要求,而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带有规律性、根本性、针对性的精髓,用以指导实践、推进工作。如能探寻规律、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把控方向,写出长期管用的东西,材料就上了一个新的档次。要有“剥洋葱”的思维,层层剥开,每一层都看仔细,就能发现藏在最深处的“真相”。不能写看上去“花枝招展”,但悟不出客观规律,找不到工作方向,无法借鉴学习的文稿。
三是经验材料成在灵魂的体现。好的文章必须有灵魂,这是“纲”,是材料的思想和主旨所在,其他的“目”要围绕“纲”来展开。灵魂是贯穿全文的“精气神”,展现文稿高度,决定了文稿是雄伟的山脉,还是低小的土丘。经验材料是为了提炼,而提炼的目的是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材料是向人介绍经验,阐述自己值得一提的经验与做法,引起别人关注与重视,以期得到受众的肯定与赞赏。绝不单是文字语言的问题,更为本质的是思想水平、思维层次的问题。例如,W县的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工作经验为《W县建立“六项机制”扎实推动“两换”工作》,即组织保障机制、汇报对接机制、会商研判机制、动态调度机制、联评联议机制、督查考核机制。这六个机制太常见,各地各部门都在用,基本上每项工作的推进都包括这些要素。由于没有深入研究工作的内在力量和独特之处,归纳提炼出工作的“魂”,材料也就平淡无奇、不值一提。后来经过努力,标题改为《W县“六好”扎实推动“两换”工作》,即资源摸排好、优化组合好、项目包装好、企业梳理好、压实责任好、目标明确好。通过六个好,紧扣县情对资源禀赋和市场潜力进行摸底调查,对政府采购、居民消费、重点企业配套等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全县统筹、肥瘦搭配,包装好各类项目,并在全国范围内优选目标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对象。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把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转化成社会优势、经济优势,最终形成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经验尤为重要、值得大家学习推广。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