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答申论归纳概括题“三步走”

申论考试主要通过5种题型即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申论作文题,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论证写作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其中,归纳概括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其他能力建构的基础和前提。在作答归纳概括题时,要遵循“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审准题型和作答对象
归纳概括题常常在题干中出现”归纳”“概括”“总结”“概述”等任务中心词,考生依此可以审定题型。比如2024年国考副省级申论试卷第一题:“耀然灯饰'是星河镇众多成功灯饰企业的缩影。请根据给定资料1',归纳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其中有“归纳”字样,因而此题属归纳概括题:再如2024年江苏省B类申论试卷第二题:”给定资料1-4'中,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智慧执法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显著成效,请用一段话对此加以归纳概括。”其中的“概括”一词,也可以帮助应试者迅速做出判定,此题属于归纳概括题。但是,有些题目题干中的任务中心词并不是“归纳”"概括””总结”等,而是以"分析”“谈谈”"指出”等词语代替,给考生判定题型带来了困扰。如2019年国考地市级申论试卷第三题:“"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通过“哪些变化””使得…变成”等语词,可以知道这道题是让应试者回答个中原因的,但它属于综合分析题还是归纳概括题呢?有些考生辨析不明。这时,我们就要认真审视作答要求。这道题的“作答要求”是”准确全面,恰当提炼,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那么,应试者也能快速地确定这道题目属于归纳概括题,因为“准确”“全面”“简明”等要求,是对归纳概括题作答时的专门要求。换言之,只要作答要求中出现了这些词语,答案中就必定有归纳概括的内容。
此处隐藏5225个字。VIP会员可见
最后,体现“精、简、短”原则。一方面,概括时不要描述事件细节和过程,这个要求与本文第二部分“"把握资料去粗取精”不谋而合。在此列举一则语料再予说明:“不久前,N市图书馆举行了彩云服务'专家论证暨现场观摩会。专家对彩云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参与此次‘彩云服务'的书店都是处在热闹地段,偏远地区市民就无法参与。另外一位专家也谈到,新书馆藏结构失衡,通俗类图书占比过大,长期以往,存在隐患。”我们对此进行概括,可以将其归结为”‘彩云服务'被高度认可,但存在着选址布局、新书馆藏结构失衡的问题。”这个概括保留了主要信息,而对N市图书馆举行专家论证暨现场观摩会的过程,发言的两位专家以及失衡问题所产生的影响等细节予以舍弃。另一方面,针对口语化色彩浓厚或实际案例性的资料,在归纳概括时,应试者要尽量使用材料中出现过的关键词,如果必须用自己的话提炼,要力避拖沓,尽量使用短句的形式来表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